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微缩老宅 留住乡愁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7-25

7月23日晚上8时许,伴着徐徐微风,不少市民和游客站在盐湖“006号灯杆”观景台上打卡拍照。在观景台一角,有一名特殊的市民,他带着工具,坐在小板凳上,聚精会神地制作一套微缩老宅模型。只见他不断地用小刷子从颜料盒里蘸取染料,对房屋模型的白墙进行粉刷。

这名市民名叫陈林剑,是个爱好制作微缩模型的手艺人。说起这一爱好,他便滔滔不绝。偶然间在网上看到国外的微缩模型手工艺品,让从小喜欢微缩事物的他十分兴奋。然而国内精通这门技艺的人寥寥无几,无处拜师学艺的他,只能通过反复阅读相关书籍、网络搜索等途径,一点一点学习。两年前,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刚开始主要做一些山水风景类的模型,但是他心里一直有个愿望——用模型还原自己的老家。

“我在老家生活了18年,那里的一砖一瓦都让我觉得亲切,每一寸土地都见证着曾经的故事,但是我的孩子没有见过老家的宅院,也无法想象过去的生活。所以我想把老家制作成一套微缩模型,记录岁月的痕迹,看着模型给孩子讲讲曾经的故事,让他明白我对老家的深厚感情,记住我们的根在那里。”陈林剑说。

在他身旁摆放着一套做好的农家老宅模型,就是他根据自己的印象还原后的老家,这座老宅院模型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走近细看,可见正房和偏房相邻而立,院子里摆放着推车、木梯、扫帚、簸箕、铁锹等,院子中间还有棵梧桐树花开正好。正房门口放着一个红色洗脸盆,房梁和梧桐树中间悬着一根晾衣绳,绳子上还晾着刚洗完的红色床单。透过正房半开的门和窗户可以看到,房间里亮着灯,桌子、椅子等家具有序摆放,房顶的电风扇缓缓转动,为房间送来一抹清凉。

据陈林剑介绍,这是他的第一件老宅模型作品,制作大概用了40多天时间。经过设计三维立体图和平面图、准备材料、制作、打磨、上色、做旧、拼装等一系列流程,最终还原了这座让他魂牵梦萦的老家宅院。

精致的老宅模型引来许多人围观,大家纷纷称赞模型十分逼真,勾起了自己儿时的记忆。“这不就是我老家的样子嘛,砖瓦房、土坯房,还有这些小物件,简直跟真的一样,很有年代感。”围观的李女士一边给模型拍照,一边评价。

对于陈林剑来说,用微缩模型还原老宅远不止一项爱好那么简单。在他看来,老家是一个人乃至整个家族的根脉,老家的宅院不只是一座老房子,更是一代人的文化记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微缩模型创作的行列中,帮助更多人找回儿时的记忆,留住浓浓的乡愁。

(樊慧敏)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