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4-07-24
记者 邢智轩
市政协调研组在盐湖22号堤埝调研。(资料照片)
仲夏的盐湖生态湿地公园,草木葳蕤,生态宜人,水面上不时有几只水鸟掠过……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引得市政协调研组成员连连赞叹。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加强运城盐湖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从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盐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才能确保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让盐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市政协常委尚兆明表示,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运城盐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让盐湖的绿水青山永续传承,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思想标定航向,使命凝聚力量。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市政协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发挥其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组织政协委员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协商讨论、加强民主监督、广泛凝聚共识,努力为推进盐湖生态环境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摸清盐湖“底子”
下足调研“功夫”
我市因盐而生、因盐而兴、因盐而名。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实地察看盐湖风貌时指出,盐湖的生态价值和功能越来越重要,要统筹做好保护利用工作,让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更好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市政协将“加强盐湖生态环境保护”列为专题协商议题,由市政协相关分管领导牵头,市政协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到盐湖进行调研,并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对此项工作的意见建议。
“按照市委、市政府‘退盐还湖,还湖于民’工作部署,我们实施了盐湖堤埝除险加固及生态修复等四个项目。这四个项目的实施,形成了‘水清、堤固、岸绿、鸟翔、景美’的优美生态景观,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漫步的好去处,同时对于进一步做好盐湖的保护与开发,改善盐湖生态环境,完善城市水系功能,塑造城市品牌形象,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6月12日,在盐湖生态湿地公园,运城市水务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在盐湖生态湿地公园调研的政协委员介绍盐湖保护与开发项目的进展情况。
“我们这次深入盐湖生态湿地公园、22号堤埝以及市盐保中心,就盐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调研,重点了解了盐湖生态修复治理、盐湖堤埝除险加固以及市盐保中心创建的‘六馆一中心’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满满当当的调研行程,不仅使委员们了解了当前盐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更好的意见建议,也对盐湖开发利用更加充满了信心。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还想到了一些问题,例如附近的芦苇荡吸引了许多游人驻足拍照,是否能够保证生态环境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游客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再如,盐湖的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近年来有了巨大的提升,但是周边的生态系统还不够稳定,存在一定的生态脆弱性……”市政协委员闫红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现场提问,当面解答。在调研过程中,委员们带着疑问与想法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一次求真务实的面对面交流。
调研结束后,6位政协委员撰写了上万字的调研报告,为盐湖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直击工作短板
写好建言“文章”
“依法管湖、治湖的措施还不到位。在法律适用方面由于保护区范围边界不清,导致各类专门法律是否适用区域范围带来争议,特别是对于盐湖与周边区域,是否适用相关法律规定难以明确。在资源管理方面,由于保护区范围边界和土地权属不清,导致保护区管理机构无法对区内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很容易与周边村镇在资源权属上产生争议和矛盾,不利于盐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市政协委员唐国旺认为。
“盐湖的环保宣传力度还不够。应提高公众的盐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建立环保志愿者制度,定期组织盐湖环保公益行动。加大盐湖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严禁和查处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私搭乱建、私挖乱采、破坏林草等违法违规行为。”市政协委员孙新荣表示。
……
6月24日,市政协“加强盐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协商会在市政协七楼会议室召开,参与调研的委员们与相关职能部门围绕盐湖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深入交流。
一个个问题、一条条建议,被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一一记下,并认真细致回应……这次专题协商会议是参会人员统一思想认识、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也是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中央以及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的过程。
市盐保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盐保中心明确工作重点,强化分工协作,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实现盐湖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目标”的万里之行还有很多路要走。下一步,市盐保中心将在盐湖的规划设计、日常监管以及增强全民保护意识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走出一条污染治理、生态修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转型发展新路。
聚焦绿色发展
“协”出盐湖未来
“其实,盐湖的保护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用生态环境保护来赋能和助推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为其创造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条件;反过来,也要依靠适宜的产业和业态来为生态保护提供有力支撑,注入一池活水。”市政协委员蔡建兴认为,纯粹单一的生态保护缺乏资金和动力,唯有发展相关产业,才能真正让生态环境保护落实落地,使盐湖在新时代下得到新的发展。
在“加强盐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认为在新的形势下,盐湖功能的转变是一次全新的巨大的发展机遇。
“近几年,盐湖生态环境得到飞跃性优化,今年五一假期以来,盐湖22号堤埝、006号灯杆更是吸引着全国各地众多的游客慕名前来打卡。跨湖大道两侧绵延数公里停满了游客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这里享受着盐湖的风光,盐湖已成为这个城市最热闹繁华的休闲目的地……”尚兆明表示,在保护盐湖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应积极探索盐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式,依托“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盐湖文旅产业发展。此外,还可以利用盐湖独特的生态资源,适当发展生态养殖等产业,实现盐湖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双赢。
“‘七彩盐湖’的景色只有在一定高度才能观赏到,希望能够开发‘七彩盐湖’观光游,比如热气球、环湖高架轨道游览车、高架平台、跨湖索道观光缆车等空中观湖体验旅游产品,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到盐湖的壮丽景色。”唐国旺说。
一次次发言、一条条建议,凝聚了委员们对盐湖未来美景的期盼,绘就了市政协助力盐湖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篇章。
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盐湖保护利用是一个长期课题,希望各职能部门能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盐湖生态环境保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重要地位,为政协开展相关履职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拓宽委员知情明政渠道,特别是对政协提案、建议报告和委员意见,要加强研究、认真采纳和办理落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扎实做好生态保护各项工作。市政协也将持续关注、接续跟进“加强盐湖生态环境保护”这一议题,加强调查研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不断推动盐湖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