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7-08
□杨英杰
前两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这意味着我们要开始进入伏天,一年中最热的天气即将到来。
早晨一醒来,便感觉周身被浓烈的湿与热包围,出门看天,天空灰蒙蒙的,就连池塘边的柳树枝条也被热得没了往日的生机。夏天的阴晴就像变脸一般,让人捉摸不透。这样的天气让人感觉了无意趣,想猫在家里,然而朋友的家事让我又不得不出门。
路边绿化树因昨日的雨而多了几分苍翠,比起田里被大雨打得无精打采的玉米苗看起来精神不少。在雨后阳光的照射下,路旁田野里升腾起氤氲的雾气,让我的情绪瞬间就和田里的玉米苗一样。这一种热,比起老舍笔下的热更加让人难受——“烈日有了,可暴雨却还在遥远的路上”。
在返城的路上,关于“热”的联想又将我的目光和脚步送到了三泉水库。这个兴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水利工程,曾养育了她周边几个乡镇的数万民众。然而,仅仅在二十几年后,因为水泉的枯竭和断流,她就萎缩地没有了“眉眼”,鱼虾远遁,飞鸟绝迹,三泉水库一度成为当地人追忆里的“神话”。
让人们感到欣慰的是,这个与北京昆明湖不沾亲,与杭州西湖不带故的乡间“小妹”,也幸运地沾上新时代的雨露,成了引黄工程的“转运站”,不仅水面渐渐地恢复,连地下水都得到了涵养。
走近她的那一刻,荷的妩媚与水的动人一下子让我感动起来。800多亩的水面,浩浩汤汤,水天一色,如镜面一般清冽通透,高远清朗。成群的白鹭嘶鸣着从人的头顶掠过,飞向平静的水面;岸边的白杨、垂柳在烟波浩渺中舒展着身姿,正低头看着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
今天的三泉水库,带给人的是不同于平日的凉爽,这一股清凉是这暑热里的“天上人间”。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