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6-21
侯宝林:妙答刁钻提问
1984年,侯宝林带中国曲艺说唱团赴美国访问。在美期间,美国记者提出了一个很刁钻的问题:“侯宝林先生,您知道,里根是演员,当选了美国总统,您也是演员,在中国也可以像里根这样参加竞选吗?”
侯宝林稍加思索,便回答道:“我和里根不一样,在好莱坞,他是二流演员。在中国,我是一流的。”侯宝林的回答既巧妙回避了问题的尖锐部分,又充分地表达了一个中国艺术家的自信,含而不露,令对方无懈可击。
三国:不是“魏蜀吴”
人们通常认为三国只有魏、蜀、吴三个政权,或者称为曹魏、蜀汉和孙吴,其实这些都不对。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确实是“魏”,史称曹魏,标志着三国历史阶段的开启。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却不是“蜀”,而是“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所以真正的三国应该是魏、汉、吴。魏、蜀、吴的称呼多因《三国志》所起,《三国志》由《魏书》《蜀书》《吴书》构成,给人以错觉,认为刘备建立的政权是“蜀”。
其实,刘备称帝时在祭天文告里说得很明确,他建立的朝廷是刘汉王朝的延续,国号仍然是“汉”,所以刘备当皇帝不称登基而称继位。对其他两方来说,在当时也不存在一个“蜀国”:曹魏认为自己是合法政权,自然不承认“蜀国”的存在,提到时多称其为“贼”;孙吴与刘备政权结盟,双方举行过正式盟誓,提到刘备政权时通常称其为“汉国”。
《三国志》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他之所以不承认“汉国”,是因为晋朝由曹魏禅让而来,而曹魏又由东汉禅让而来,所以晋朝立国的前提是汉朝已经于曹魏政权建立时结束,因此,对于刘备“承汉祚”的说法,陈寿自然不予认可。 (《天津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