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5-31
□记者 杨颖琦
5月的七彩盐湖分外迷人,站在盐湖大道旁“盐湖006号灯杆”观景台远眺,就会看到运城山水相连的自然美景。即使是工作日,升级改造后的“006号灯杆”依然在迎接着络绎不绝的、前来打卡拍照的人群,大家在旁边井然有序地排队等候。而对于已经连续三年拍摄盐湖美景的“90后”自媒体博主孙开达来说,运城盐湖及“006号灯杆”能“出圈”,更多运城本地人和远方的游客能发现盐湖的美,让他十分开心。
“运城是我的‘第二故乡’”
一台相机、一部手机、一个三脚架,工作不忙的时候,孙开达都会带着这些设备,一个人开车来到盐湖旁,或是走遍运城的各个角落。在运城已经待了十年的他,不能说对这个城市的每一处都如数家珍,但也算是熟悉的。十年来,他走过运城的山川和街道,这里的每一处都很美好,但他却对盐湖情有独钟。
孙开达是太原人,高考时报考了运城的学校,从此便开始了与运城的不解之缘。从上学到现在,孙开达在运城已经待了整整十年,求学、第一次找工作、第一次出摄影作品……都与运城息息相关,他笑着说自己也算是“半个”运城人了。刚刚毕业的那几年,他也找过别的工作,但兜兜转转,他发现自己还是最喜欢摄影,就开始专职做摄影工作,私下里也喜欢到处走走、拍拍照。后来,他将自己拍的照片和视频上传到短视频账号里,没想到还有不少人为他点赞。
“运城算是我的‘第二故乡’了。”他说,这里的气候比老家太原要暖和一些,对于长期胃寒的他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以前在老家,天气冷的时候,他的胃经常会不舒服,自从来到运城,老毛病几乎就没再出来“折腾”他了。运城的饮食也很对他的胃口,运城大盘鸡等晋南面食都是他的最爱,就连回到太原,他也会出去找运城大盘鸡吃。他说:“老家那边很多餐饮店会早早地关门,晚上想和朋友们出去找个地方聚一聚、吃个饭,可能都不太好找。运城有很多夜市,感觉在这里随时都能找到和朋友一起聚会的地方。”
而让他留在运城这么多年的最大原因,还是这边的人。不论是熟悉的朋友还是街上随意碰到的陌生人,都让他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温暖。“运城人讲起话来很温和,也很喜欢帮助人,遇到事情时大家都会很热情地帮忙。”他说。
“对盐湖情有独钟”
“盐池风景美如画,一年365天,每天风景都不一样。”孙开达说。连续三年拍摄盐湖,他不仅是为了记录,更是希望把这样的美景和它背后的文化分享给更多人,让大家都能领略到盐湖的美。
在孙开达的短视频账号里,有一个专门记录盐池风景的合集,里面记录了从2023年3月到10月的盐湖风景,也记录了从“006号灯杆”的视角看过去的盐湖四季。在这些视频下面,不少粉丝给他点赞、留言:“想回老家了。”“运城最喜欢的公路,没有之一。”“谢谢你带我们看到了这样好的美景……”他最开始拍盐湖是2021年,当时因为工作比较忙,只能在附近转转,跑得多了,就萌生了记录盐湖四季的想法。于是,闲暇时他会来盐湖周边转转,记录盐湖的晴天雨天,记录任何天气下盐湖的车来车往。
刚开始,他经常来盐湖边晨跑锻炼,或者傍晚来盐湖边吹风、看风景,他也会带着第一次来运城的朋友到这个他心目中的运城“宝藏之地”,带朋友们看落日余晖下的盐湖,看远处的山与水互相辉映,感受千年盐湖吹来的文明之风。夏天的时候,即使到了凌晨三四点,仍然还有一些人彻夜待在盐湖边上,等着看日出,这样的氛围让他觉得很安心。“心情好的时候会来,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来。盐湖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能放松身心、愉悦自己的地方,就像现在很火的‘公园二十分钟’一样,盐湖就是我的‘公园’。当生活充满压力时,广阔的盐湖会让我瞬间平静下来,浮躁的情绪也会随之远离。”他说。
“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宣传家乡,都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变得越来越好,我也不例外。现在,很多年轻人出门旅游都需要一个打卡地,而运城的‘006号灯杆’正好满足了年轻人群的需求,给他们一个与运城‘合照’的机会。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自媒体博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自己的家乡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看到运城的美,亲身体验运城的美。”孙开达说。
漫步在运城的街头巷尾,相机已经成为他与这个城市的心灵纽带。老建筑静静地立在街角,它们仿佛是岁月的见证者,承载着这个城市厚重的历史记忆;公园里,阳光洒下,老人、孩子静坐其中,在他们的眼神中流转着无尽的智慧和温暖;夜市里,人们与三五好友坐在小桌旁,享受着晋南美食的“锅气”。在他的镜头下,这个城市的每一寸时光都不会被辜负。闲暇时,他不仅在盐池边寻找片刻的宁静,也会在寻常的街巷闲逛,用镜头记录那些瞬间的美好,诉说着属于这个城市的故事,留下一段段静谧而深刻的视觉记忆。
(供图来源于受访者)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