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5-30
□王思恭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运城市作协原副主席兼秘书长杨星让、王海琳伉俪合著的文集《像鱼儿一样游》,使我在黄金屋中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尽管书中多篇佳作此前早已赏读过,仍然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地随着作者的喜而喜、悲而悲。正可谓:好戏看过还想看,佳作重读韵更浓。
一
《像鱼儿一样游》全书9辑110篇,其中杨星让7辑80篇,王海琳2辑30篇。
杨星让的文章之所以耐看、受看,是因其具备三方面特点:
一是内容丰富,涉猎广泛。书中既有对家中几代人的深情回忆,有故乡山水、乡亲、乡风民情的翔实记述,又有琳琅满目的文化游走;有与西戎、李逸民、义夫、草章、毕星星、贾平凹、张平、张雅茜等文学艺术界名流大家的多年交往故事;有作为编辑与作者的交集、感受和文化下乡纪实,还有短小精干、特色鲜明、极具文学观赏性的小说和《市井风情录》,以及作者人生历程中所见、所闻、所经、所历人和事的启示与思考,其包罗万象的信息量,读之深受教益。
二是文辞优美、描写生动。大凡见诸报端的散文多因版面所限,一般都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作为文学栏目编辑,杨星让的散文也不例外。恰恰由于这种限制,形成了星让散文的“精”,许多文章皆是蕴涵丰厚、道理深刻、言简意赅、令人赏心悦目的。《好人小利》中打工族小利勤快能干、诚实热情、精神富有的典型形象,深深地刻在了读者心中;《村曲》中,万荣县古城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锡堂别出心裁地筹办了梨花节,报社记者吴芳林、老县委书记等各界人士以认领“爱心树”、秋后以市价全部购买爱心树大金梨的方式实施扶贫,小中见大反映了党和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率先实现全国整体脱贫的宏伟目标,令人感动而振奋。
短篇小说数量不多,却是杨星让文学创作的优势和起点。《贞儿》《三嫂》《小贩》《肿瘤》等作品,均有导向明确、结构精巧、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是改编小戏、小品的绝佳素材。当年,正是由于短篇小说方面的成就,杨星让被慧眼识珠的毕星星老师发现并推荐到运城报社,之后担任文学栏目《枣花》版的编辑,由此改写了他的人生,也让他成了著名作家和培养了大批文学新人的良师。
三是真情贯注、真切感人。杨星让的作品处处充盈着浓浓的情、深沉的爱。对乡情、亲情、友情、爱情的描述直击读者心扉、令人难忘。他的文化散文名篇《抱憾飞云楼》,对万荣飞云楼厚重的历史、恢宏的气势、高超的建筑工艺、优美的造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其因缺少名流大家题咏、一直“锁在深闺人未识”而遗憾,对此我深有同感。我曾在万荣工作四年,万荣县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也常常为飞云楼在全国名楼榜上缺位而不平。我能做的就是在万荣工作期间凡有客来,必陪之去参观飞云楼,给客人讲述“万荣有个飞云楼,半截插在云里头”的故事,并安排合影留念。在应邀为著名青衣李爱玲主演的《安安送米》进行重大改编时,特意将女主人翁庞桂莲栖身的尼姑庵易名飞云庵,并以此作为剧名,尽自己所能为飞云楼发声,但也仅此而已。
二
杨星让对家乡杨家垛锣鼓、家戏、走村串户的小贩、锢漏锅、做月饼的乡俗记忆,以及南村嫂、东巷嫂、满菊嫂等乡里乡亲的生动记述颇接地气,活脱脱一幅绚丽多彩、全景式呈现的民俗画卷。
亲情,是人生最基本、最重要的情感支撑。杨星让对父亲、母亲的回忆真切感人、催人泪下,而《哥哥》一文尤其动人:大哥杨克让工作后挣了钱,先在老家为三弟月让盖新房,再为二弟星让盖新房,唯独没有给他自己盖。升职后得到一个“农转非”指标,大哥不是按常规为大嫂转户,而是转了二弟星让并带他到临汾工作;星让调回运城结婚时,大哥在临汾为其打了全套家具,买火车票发到运城;星让单位集资建房,姐、弟为其凑钱,大哥把老家旧房卖了1500元如数交到星让手上,令人感慨:天底下哪里找这么好的大哥!我也是家中的老大,自以为对弟弟妹妹照顾够好的了,可对照杨家大哥,也只有惭愧、汗颜的份!同时不由想到,星让大哥好的后边是他的大嫂好!没有通情达理的好大嫂,他大哥能做到这些吗?看到收尾时作者“哥哥,咱俩下辈子还做兄弟。只是我当兄,你为弟,让我好好照顾你……”的心声流露,我泪流满面、情难自已。
三
杨星让最令人敬佩的,是为圆文学梦想拒绝了前单位的提拔承诺和住房分配。“爱好和职业相同,是人生一大幸福”,我深表赞同。
我是相信缘分的。否则,在临汾工作几年的杨星让,身边人介绍的对象不少,却均未擦出感情的火花。他调回运城,经人介绍,与从新疆回来的王海琳只见了一面,就“千里姻缘一线牵”敲定了终身大事。好工作、好妻子、好领导,杨星让占尽了人生的“三好”,无疑,他是朋友圈内最幸福的人。
王海琳是能歌善舞、提笔成文、才华出众、热情善良的满族才女。她的作品文风清新,自然流畅,宛如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的散文诗,带给读者的是轻松、优雅的文化享受。
在天山脚下长大的海琳,对异域风土人情的描述细致入微,令人遐想无限;《爱无疆》《南方话、北方话》《我心飞扬》《走近黄河》等美文短篇,多维度地记录了海琳参加合唱团公益演出,参加诗朗诵,参加作家协会组织的采风活动等充实而多彩的生活。《像鱼儿一样游》详述了作者先后在新疆伊犁河、山东牟平海边和运城游泳馆学习游泳、终于如愿以偿的学泳经历,读来诗情画意、赏心悦目;在《穿着旗袍走花海》中,海琳经历了初学、熟练到“升职”成为旗袍走秀教练和骨干人物的全过程,使人悟到:心态决定精神,精神决定健康。海琳热爱生活,心态阳光,精神充实,身心健康,理当效仿。
《天山上飘来的年味》一文详细介绍了新疆手抓饭的做法和美味佳肴,带给全家人浓浓的年味和欢乐。我和省文联原副主席、市文联原主席王西兰一同去星让家品尝过王海琳做的手抓饭,至今难忘。
海琳的抒情散文有一种令人震撼的文学感染力。她对回族姑娘“在来白”(张惠丽)幼年丧母、被神经错乱的奶奶打成聋子,成年后婚姻不幸的悲惨经历记述,令人唏嘘;《那年那月》对大姑苗苗一家几代不同年代、不同境遇和至亲之间来往的记述,令人印象深刻;《沟那边有片叶》对二姑叶叶生活经历的回忆,带着读者重温了那一代人几十年间的所经所历,令人感慨,发人深思。而海琳与婆母的相处和记忆,完全是一种亲生母女般情感的文学表达,我不由想到,这对婆媳前世有缘,今生注定要在一起。
杨星让担任文学编辑多年,成就了许多爱好者的文学梦想,从他主持的《枣花》版下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知名作家。在业余写作方面,星让也是我的老师。1988年2月,他从盐湖区文化馆拿走了由我编剧的小戏《悔路》在报上全文刊发,之后,又连续发表了我的《指路》《答卷》《穷亲戚》等作品,促使我的业余戏剧创作不断取得进步。在他和孟海生等朋友帮助下,我又开始了散文写作,还撰写了系列评论文章,并被市文联聘为特约评论员,我从内心感谢星让多年的支持帮助。他自己则在写作中育人,在育人中写作,收获了累累硕果;王海琳写作起步较晚,也有不少极具可读性的作品问世。
《像鱼儿一样游》荟萃作者伉俪的佳作,无疑为文学爱好者学习写作起着集中示范作用。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