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05-24
王天源
教育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掘人自身的潜能,关注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教育好每个学生。
发掘学生的潜能,就要从学生的“心理”开始。充分把握学生成长的心理趋势,通过心理测试、心理课程、心理咨询、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引导学生激活自我、激励学生磨砺自我、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开发心理潜能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它保证的是学生快乐、顺利地度过心理断乳期和心理危险期,使学生能够悦纳自我,能与人沟通分享,培养良好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自省、自立、自觉、自主。
发掘学生的潜能,就要有潜能教育的“课程”支撑。潜能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深层变革,它是在课程体系中“渗透”和“充分表达”的,“量身打造”一套适合潜能教育必不可少。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这样的“重头戏”外,还应建立以常规课、综合实践课、研究性学习和学科兴趣活动构成的多层次、交叉性、立体化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社会实践活动课会成为挖掘潜能的“大金矿”,丰富多彩的学科课外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延伸和扩展也是发掘学生潜能的“妙招”,会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能力、展示自我的平台。
发掘学生的潜能,就要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要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特长,努力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综合性、发展性、开放性地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学生个性成长和潜能的发挥。
作为教师,就要积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只要有爱心、肯付出、勤动脑,就可以教育好每个孩子,就一定能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