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山西中信金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动力车间集体——

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05-24

本报记者 李宏伟 闫 鑫

“注意要把每一个检修的细节检查好,不能遗漏任何一处,所有人都要注意安全……”来到山西中信金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动力车间智能化中控大厅,车间主任薛宏平正在遥控指挥工人进行检修,他通过公司智慧监控系统,在办公室就能对一线工人的工作情况了如指掌,让车间的工作质量高效、精细、有保障。

薛宏平告诉记者,车间工人共169人,有党员1人,团员40人,职工平均年龄36岁,他们担负着公司水、电、蒸汽、部分煤气的供应与调节工作。车间工人大多是年轻人,和年轻人在一起工作,看到他们的朝气,看到他们团结奋斗的身影,作为师傅,他既感到有动力,也感到欣慰。

走进该公司厂区,只见厂区环境整洁,没有噪音和异味,生产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虽说是焦化企业,可站在厂区内,丝毫没有过去烟囱林立、黑烟滚滚、气味呛人的现象,已经很难看出这是一家焦化企业。

据了解,中信金石实业集团是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企业,该企业炭化室高度6.25米的捣固焦炉是目前较为先进和成熟的炉型。他们的焦炉加罩回收烟气设备投资4500万元,用于回收炉顶排放的无组织烟气,烟气经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该企业动力车间在做好企业生产动力保障的同时,不断开展技术攻关,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实践工作中,该动力车间在主任薛宏平和副主任常振伟的带领下,所有职工能严格要求自己,热爱工作,刻苦钻研业务;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理论知识和各项操作技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在发电过程中,该车间注重优化设备的启停机制,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对能源消耗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找出能源浪费的环节进行改进。同时结合热电运行,开展“严查、严管、严罚”活动,根据脱硫脱硝系统的实际情况,动力车间员工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在确保各项环保数据合格达标的前提下,不断强化节能意识。同时,制订相应的节能降耗方案与奖罚细则,确保节能降耗工作顺利实施。

该车间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职工技术练兵和技能比赛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明显增强了职工参与企业经营和生产,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年,该车间的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10余项,提出合理建议20余条。

该车间的一些技术革新不仅为企业节能降耗,还为企业节省了成本。仅“干熄焦储存装车除尘”系统开发一项技术,由原来的除尘回收排放,改为进入烟气脱硫后排放,达到国家标准50mg/立方米,粉尘低于10mg/立方米。同时,节省干熄焦装焦盘焦成本2.45元/吨焦,每年节省费用125万余元。

在安全生产中,动力车间本着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运行、效益运行为中心的理念,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全体职工安全思想牢固,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在历次评比考核中均排名靠前。

在人员管理中,该车间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和入职引导,根据车间所需及员工特长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严格师带徒管理制度,定期考核,及时了解师傅的教授和徒弟的学习掌握情况,着重对青工、新进员工进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水平。同时,车间大力开展文化活动,活跃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员工凝聚力,关心生病、住院、困难员工,积极开展慰问关爱活动。

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团结协作是这个集体每天的真实写照。在企业的发展中,他们奉献着满腔的热情和青春的力量,用汗水为工厂发展添砖加瓦,他们的形象是中信金石集团公司最亮的青春风景线,他们的事迹是我市广大产业工人最好的标杆。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