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我市开启三晋小麦夏收“第一镰”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5-24

运城晚报讯(记者 刘凯华)麦田千重浪,麦穗金灿灿。5月23日,全省夏粮收获“第一镰”在我市盐湖区解州镇曲村开割。

当日,在该村种粮大户董会龙的502亩农田里,一派机鸣人欢的丰收景象。

颗粒归仓  记者 茹雅 摄

因地势、气候等原因,曲村小麦成熟较其他地方更早。今年,从种到收全程实现机械化,是该村的一大亮点。小麦收割完,深松机、播种机同时作业,为秋季作物播种打好基础。“预计今年小麦亩产要比去年提高50多公斤。”看着农机手们驾驶着收割机来回穿梭,董会龙心里很踏实。

他告诉记者,现在所有收获过程都由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完成,“咱500多亩地,用不了两三天就收完了,又快又好”。

听得出来,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让粮农“种得踏实,收得也踏实”。

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眼下,全市正组织各县(市、区)自南向北陆续开镰。下一步,我市将利用天气持续晴好优势,全力以赴,确保夏粮丰产丰收。以盐湖区为例,今年“三夏”期间,有4000余台各类机械同时“在线”,在确保小麦机收率的同时,保障秋粮复播率。

麦收现场,随着收割机“轰隆隆”地驶过,饱满的麦粒倾泻而下,很快堆满伴行的运粮车。除了收割机在忙碌外,盐湖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深入田间地头跟踪保障。“整个夏收期间,我们还组织了一支农机抢修队,全天24小时值班,确保故障联合收割机第一时间得到抢修。”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盐湖区夏粮收割面积将达30.21万亩,较2023年增加1.21万亩,预计6月中旬收获完毕。

春争日,夏争时。“三夏”时节,我市各有关部门坚持“抢”字当头,认真做好机械调度工作,确保机械和作业地块对接到位,并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采取联合作业的方式,趁晴好天气全力进行收割工作。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