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5-14
□任蓉华
在母亲节这个一年一度的感恩日子里,人们对有着“母亲花”之称的康乃馨的关注度火速升温。虽然母亲节并非我国的传统节日,是近些年才从西方传入的,但康乃馨却是我国不折不扣的本土花卉。康乃馨是石竹花的英文音译。在我国,康乃馨名为石竹、石菊、秀竹等,低矮小巧,因为茎干的节间膨大如竹,被冠以“竹”名。它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通过一些古诗词,我们可一窥古人眼中的康乃馨。
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司空曙,有一首诗为《云阳寺石竹花》:“一自幽山别,相逢此寺中。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谁怜芳最久,春露到秋风。”作者通过石竹花与蝶、榴的对比,勾勒出石竹花的动人姿态,又以“春露到秋风”点明石竹花的花期之长。
唐末名诗僧齐己,写有诗《石竹花》:“石竹花开照庭石,红藓自禀离宫色。一枝两枝初笑风,猩猩血泼低低丛。常嗟世眼无真鉴,却被丹青苦相陷。谁为根寻造化功,为君吐出淳元胆。白日当午方盛开,彤霞灼灼临池台。繁香浓艳如未已,粉蝶游蜂狂欲死。”这位被纪晓岚称为“唐诗僧以齐己为第一”的方外之人,赋予了石竹花无限的禅意。
一代名相王安石,写有《石竹花二首》,其中之一云:“春归幽谷始成丛,地面芬敷浅浅红。车马不临谁见赏,可怜亦解度春度。”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石竹的爱慕,却又怜惜它不被世人赏识,以物托情,暗喻他的变法所遭遇的阻挠。
另外,唐代诗人顾况有一首咏石竹花的诗,名为《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道该房前石竹丛,深浅紫,深浅红。婵娟灼烁委清露,小枝小叶飘香风。上人心中如镜中,永日垂帘观色空。”唐代农学家、诗人陆龟蒙的诗《石竹花咏》曰:“曾看南朝画国娃,古萝衣上碎明霞。而今莫共金钱斗,买却春风是此花。”“大历十才子”之一的皇甫冉在《病中对石竹花》诗中写道:“散点空阶下,闲凝细雨中。那能久相伴,嗟尔殢秋风。”古代诗人描写石竹的诗,不胜枚举。
石竹生命力顽强,花色和品种十分丰富,到了清代,被广泛栽植到皇家园林中。清初园艺学家陈淏子在《花镜》中说它“枝叶如苕,纤细而青翠”。《广群芳谱》中说:“石竹草品,织细而青翠,花有五色、单叶、千叶,又有剪绒,娇艳夺目,娟动人。”由此可见,石竹是丰富夏季园林植物景观的重要花卉资源。据说,乾隆皇帝很喜欢石竹这种清幽的花卉,经常让宫廷画师绘制石竹图,并亲自在画卷上题诗,比如“鞭娇娟小卉足清幽,张耒还思王子猷”“石侧娟致冶幽,有枝有叶却非修”等。
石竹虽非名贵花卉,但色彩缤纷,姿态万千,又耐瘠寒,花期可以从暮春一直延续至仲秋。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特性,人们才选择它作为母亲节的象征,以表达对母亲身处逆境却坚韧不拔、爱子之情直至终老的歌颂。 (《汴梁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