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东张敲响“振兴鼓”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02-08

记者 韩维元

隆冬时节,寒意正浓,而在夏县水头镇东张村却处处透着绿意和活力。

“咚咚锵 咚咚锵 咚咚咚锵锵锵……”“大家注意,手持槌时,应使槌头与手臂呈一条直线,手腕放松,用手指控制槌头进行敲击……”2月5日,在东张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排练室里,来自全村的40多名文艺骨干正在跟随老师练习锣鼓击奏技巧,浓浓的年味儿顺着咚咚的锣鼓声飘散开来。

“今年我们村集体拿出5万元,新购置了锣鼓等乐器,专门从临汾聘请了专业老师对全村文艺骨干进行统一培训,同时还准备了丰富的文艺节目,这个春节村民们可要好好热闹一番。”谈及新春文艺活动,正在参加锣鼓培训的村民吴运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东张村的田野上,一栋栋温室大棚宛如荡漾的碧波,栋栋相连,绵延起伏。在村民高立军的大棚里,夫妻俩正在对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等指标作最后的调整。“我们今年从村集体承包了两座温室大棚,再过几天,我们定制的甜瓜苗就能进棚定植了。”

近年来,东张村扎实开展“办实事、树形象、保稳定、快发展”活动,依托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一村一策”循序渐进思路,重点推广“产业发展型”“服务经济型”“土地流转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22年以来,通过村集体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兴建62座高标准蔬菜大棚,投资70万元办起“手工婆婆”韭花酱厂,投资100余万元,对村北2000多亩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带富全村百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作为远近闻名的韭菜种植基地,东张村现有韭菜种植面积600多亩,年产值近400万元。“在生产中我们发现,每年六七月韭菜口感变差、价格较低时,很多客商就过来收购韭菜花。”东张村村委会主任刘启来通过调研发现,用韭菜花加工的韭花酱,口感独特,很受市场欢迎。为此,刘启来便萌生了引进韭花酱厂的想法。

“我们通过考察,以村集体投资的方式,筹资70万元在村里新建了韭花酱厂,再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将韭花酱厂承包给第三方经营,每年不仅可以给村集体带来5万元左右的收入,还可以带动3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东张村党支部书记王凯说。

为了进一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东张村结合产业特色,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新建了62座高标准蔬菜大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立军告诉记者:“虽然一个大棚的建造成本都在3万元左右,但是为了降低我们菜农的运营成本,每个大棚的承包费用只有500元左右。”

“发展集体经济的意义不仅是为了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农业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创造就业机会,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在刘启来看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群众增收,才是发展集体经济的根本意义所在。

为了进一步改善村北2000多亩农田的水利设施,2023年4月,东张村又筹资50余万元,铺设了村南至村北4000多米的引水管道。

王凯说:“这项工程,不仅解决了村北农田的缺水问题,同时通过集体经营,每年还可以为村集体带来6万元左右的收入。”

“下一步,东张村将继续办好民生实事,完成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各功能室装修及办公设施配套,建设2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埋设污水处理管道17000米,修建占地3000平方米的粮食收购站,提升改造日间照料中心,为村里70岁以上老人打造‘家门口的幸福驿站’,真抓实干落实‘两争一站’,积极争创‘五面红旗’示范村,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王凯信心满满地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