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棉被:让人羡慕的御寒利器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12-25

□王月华

宋代以前,棉被还是很稀罕的。根据学界研究,早在两千年前,原生于印度次大陆的“亚洲棉”的种子就“搭乘”商船,顺着“海上丝路”,在岭南“安家”;但因为当时的棉纺技术还不发达,所以无法大范围普及。

到了冬天,人们都有什么御寒的招数呢?平时,富人穿丝绸,穷人穿麻衣,这是常态,御寒的被子,富人有兽皮、羽绒被、丝絮被等多种选择,穷人就只能往麻布里塞上芦絮、杨絮乃至零碎布头,来当被子盖了。翻一翻诗圣杜甫写下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之句,“布衾”就是填充了杨絮、芦絮的麻布被,由于用了多年,御寒效果越来越不理想,连诗圣都难免要抱怨一番了。

与杜甫相比,提前享受上棉被的白居易就幸福多了。他拥着棉被睡了一晚后,还专门写了首诗,其中有“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之句。一觉醒来,脚丫子还是暖的!这事让他惊喜不已,以致要写诗庆贺。

根据南宋年间的地方文献,当时广州周边种植“亚洲棉”的农户并不少见,城内还出现了专门从事棉纺业的工匠。经济殷实的旅店,一到冬天,也会用素白温暖的棉被招徕客人。

让我们根据史实发挥一下想象力,假如你我生活在南宋末年的一个北部城市,一个偶然的机会,受隔壁富商雇佣,帮他运货,在冬日一起南下广州,住进大通镇的一家中档旅店。旅店里最讨你我欢心的,不会是门外错落有致的花园,也不会是优雅的陈设,而一定会是客房里那一床温暖的棉被。这床被子看上去洁白素雅,摸上去又软又暖,你我未必知道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夜里盖在身上睡觉,第二天一早醒来,还是暖洋洋的。这保暖体验,实在是比麻布被子好太多了。

棉纺业的普及,的确有技术难关要过。要知道,虽说中国丝织业与麻织业自古发达,但棉花与丝麻的“脾气”完全不同,现成工具用不上,推广困难就在情理之中。

棉纺技术瓶颈的解决,得益于宋末元初一个叫黄道婆的女子。经过她的努力,棉织品可以像丝织品一样批量生产,而且“颜值”也越来越高。其实,黄道婆的成就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前人积累了大量技术和经验,其中,广州城里的一代代棉织工匠就功不可没。宋末元初,随着棉纺工艺的进步,顺着海上丝路“远航”而来的棉花从岭南渐渐“北上”,穷人也能逐渐穿上棉袄,盖上棉被。 (《广州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