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古人如何取暖过寒冬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12-22

□周文洋

千百年前,不论是帝王的皇宫、富豪的楼阁还是百姓的居舍,都没有类似今日的集中供暖。隆冬时节,南方清冷湿寒,北方冰天雪地,古人怎样取暖过寒冬呢?

自人类有了住所以来,最原始的取暖方式是火塘:在屋中央垒一或方或圆的矮墙,燃起火焰,全家围坐取暖。半坡、姜寨等古人类遗址均有火塘出现。直到现在,江南大山深处的普米族、纳西族、白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仍有使用火塘的习俗。

秦汉时期,住房依靠“火墙”和“壁炉”取暖。

考古学家挖掘秦代长乐宫遗址时发现,火墙是用两块筒瓦扣成管道,砌于墙内,锅灶相通。壁炉是将房屋的墙壁砌成空心,墙下垒出火道,添火口设于房外,劲风一吹,灶火升腾,室外寒风凛冽,房内温暖如春。

唐宋时期,富贵人家开始使用青铜制作的熏笼取暖。熏炉内放入烧透的炭火,小巧的熏笼可捧在手里、置于袖中,颇似现在的“暖宝”。平民百姓没那么多讲究与排场,干脆从锅灶里扒出一大瓦罐炭火置于屋内,称之为“火盆”。

后来又出现了“汤婆子”,它是铜或瓷制成的扁圆壶,灌进热水塞紧壶口,睡觉时放在被窝,这无疑是如今热水袋的鼻祖。黄庭坚《戏咏暖足瓶》诗曰:“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到明。”

在明清时期,有钱人家盖房子,要在各个房间地下砌循环烟道,烟火沿主、支道分流循环,灶口设在屋外,既能避免烟气污染室内,又可防止煤气中毒,与如今的地暖几乎无异。而普通百姓家没有那么多屋子,就把“地暖”垒高,变成了火炕。

古时的皇宫宽敞高大,宜消暑热,却难保暖,金碧辉煌的殿堂又不宜生火,于是从汉代开始,就有人为皇帝建造“温殿”。《汉宫仪》记载:“温殿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古人发现花椒不仅可食,捣碎和泥涂在墙壁,可除湿保温。《西京杂记》也记载称:“皇宫墙壁涂数层椒泥,壁挂锦绣,设有屏风与鸿羽帐,地铺西域毛毯。”

古人的取暖燃料多是煤炭,称“燃石”,唐代《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早冬,有胡人贩炭,捆百根、长尺余。色青坚如铁,名曰瑞炭。烧于炉无焰生蓝泽。每捆可烧月余,皇宫凡民皆燃其取暖。”

明清时期,朝廷设有为百姓解决取暖问题专门机构,明代叫“惜薪司”,清代改称“营造司”,其工作人员称为“炭军”,负责煤炭的采购、储运与发放。(《中国气象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