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手炉知暖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12-21

□陆明华

冬日夜晚回到家中,把手放在温暖的铜手炉上,望着炉中一缕淡蓝的轻烟袅袅而出,自有一番优雅的惬意和情趣。

清代掐丝珐琅海棠式手炉 (资料图)

“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手炉暖身暖心,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掌中宝。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岁除夜对酒》中说:“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每到冬天上学堂就随身带一个手炉,平添了几许暖意和清雅。

古代的冬天,更为寒冷和难熬。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作为冬天暖手用的手炉,是古代宫廷和民间普遍的取暖工具。它小巧精致、方便携带,可捧在手上,亦可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捧炉”“袖炉”。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它随手可提,多为铜制。用火取暖,是先民们早就发现的。古人将火种放进陶器具内,称为“火炉”。大家围坐取暖,在古诗文中常有描写。

记得小时候,冬天的农村冷得要命,家里的孩子就把母亲做饭烧过炉火后的木炭,一块块用铁筷子夹到手炉里,立即热了起来,放在脚边或者桌子边上,暖暖手、暖暖脚,倒是一种奢侈了。那木炭火燃在手炉里,红火火的,让那时在煤油灯下读书写作业的冬夜有了一份温暖和温馨。手炉会先送到奶奶的房间,奶奶总是象征性地烤一下手,说暖和了,让我们赶紧拿走。当时总是学习到很晚,奶奶的心疼都传递在这个她用了很多年的家传手炉上。整个冬天,手炉在家里每一个人的手上转一圈,传递着温暖,也传递着亲情和爱。

成年工作后,笔者曾收藏了一款鎏金雕花铜手炉。此器高18厘米,阔31厘米,器身呈椭圆形,宽口、深腹、平底;两肩以钉接连长方小铜片,以连接活把提梁。此器器身提梁带鎏金,盖亦呈椭圆形,盖面隆起,镂雕纹饰。下半部分图案是海水,上半部分图案是花卉纹饰。盖面主题花卉纹饰均有鎏金。这件手炉,根据其工艺和纹饰分析,应属于明清文人案上用具。明清手炉具有赏玩的特性,工艺讲究,雕凿精细,器型丰富,纹饰多样,当时多为达官贵人所用。其最具欣赏性的部分,是那玲珑剔透的炉盖,名家的图案设计可谓标新立异。手炉的纹饰,主要表现在炉罩上,其次是炉身及炉柄等处。前者为主要装饰,后者为辅助装饰。

手炉是由火炉(火盆)演化而来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诗中的小火炉应是陶质,所谓“红泥”是也。手炉来历,据说与隋炀帝有关联。相传隋代,隋炀帝南巡到江南,时值深秋,天气寒冷;当地官员为讨隋炀帝欢心,就让匠人做了一只小铜炉,内置火炭,献给隋炀帝取暖。他十分高兴,捧在手上,称之为“手炉”。手炉在明清时最为盛行,清代之后逐渐衰落。

溯源至此,笔者对古人的手炉意境竟生羡慕之情。试想:彼时室外大雪纷飞,室内虽无空调暖气,但众人边围炉取暖,边饮酒赋诗,实为人生快事也。(《西安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