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在研学实践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12-13

朱康有

区别于传统的大众游学,今天从教育角度提出的“研学”具有定向化、专业化,甚至个性化的特色。研学,与处于静态的、定期的,由专门机构、单位培训,按照特定知识体系达成目标的教学不同,可以说是一种教育形式的延伸。研学实践与“旅”融合起来,说明它具有短期、动态特征,期望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收获间接知识达不到的深刻体验。在研学实践中增加直接动手能力的训练,比如参加一定的劳动实践,这就有了向社会实践过渡的性质。

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研学旅行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增长知识和技能。2017年,国家旅游局、教育部分别印发《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监管服务、推进政策扶持等措施。2018年,教育部等5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研学旅行管理的通知》,明确中小学研学旅行相关管理规定。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的“劳”,是继1999年将“美”加在“德智体”后的又一次重大修正。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2022年,教育部正式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将劳动课正式列为中小学独立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大学生劳动教育通识》教材。国家对研学旅行以及劳动实践的高度关注,表明其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对学校教育改革的期望。按照“终身教育”的观点,不仅是学校学生,即便是在职人员,也要有不断“充电”的要求,进行职业再教育,其中同样涉及研学拓展的问题。可以说,广义的研学实践,贯穿人的一生。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推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推动休闲生活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培育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传统休闲文化”。文化旅游一般分为四个层面,即以文物、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可以看出,其中三个层面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接相关。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融入生产生活,文化旅游、研学休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如何让流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在当代焕发生机,进而扎根于心灵世界、融入知识体系中,是研学实践与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加强师资建设,开发相关研修课程,与学校教学活动或课本教材既要实现完美的“无缝对接”,又要体现自己的独特性。同时,我国南北风情不同,东西人文各异,各地差异巨大,如何在保证统一性、规范性的前提下,发挥各自优势,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一方面,中央有政策,属地文旅部门有一定积极性,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状不一,相关配套措施并不完善,甚至遇到不少困难。比如,一些教育部门或学校基于安全、经费等考虑,对研学实践的态度不是那么积极。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研学机构蜂拥而上,争抢这个“蛋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无序状态,而政府或相关业务部门无力也无法一并统筹管理。涉及课程研发及师资管理,仅仅依赖行政或管理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关专家及专业组织的参与。

专业化是科学化、规范化的前提,是引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失去专业性,研学实践就可能走向功利化,与一般的文旅或纯粹的旅游雷同,起不到教育效果。比如,一个地域的文化资源如何组合才能实现相互补充而不是互相重复、交叉雷同?在众多文化资源中,究竟哪些优秀文化资源可以进入教育的范畴?教育的“故事”是基于神话虚构还是严谨的史实?研学实践如何能够做到与课本知识相辅相成?学校和教师如何管理和拓展课堂外、学校外的教育活动?怎样处理好教育内容的普适性与地域性差异带来的矛盾?如何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研学实践教育协调机制?如何有序开展研学导师资质培训?以上诸多问题,需要做大量精深、细致的工作,远非几个政策或举措就能一举解决所有问题。一些单位在这方面不断探索,形成经验,经过权威部门或专家认定有正向的教育效果后,就要注意提升、推广。

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除了体现在诸多典籍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体现在各种古建筑、文物之中。利用好这些资源,使之“开口说话”,就要充分运用各种现代载体。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抽象的理念形象化、生动化,也为人们走入历史深处、联结文明根脉、启迪未来智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文旅是旅游的升级,研学实践是文旅的升级(广义的研学还包括定向考察相关的研究所、博物馆、美术馆、工作室、工农业生产一线等等)。这种研学实践带来的直观体验,是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可代替的基础,是其他民族了解中华文明的感性窗口,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既可以辐射本区域、省内外,也可以影响到更远的地区,甚至吸引国外的中华文化爱好者。其实,古代很多文人墨客有丰富的游学经历,其文化感受与深情载于各种诗词之中。如今,快捷的交通与信息的便利,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而我们往往缺乏古人那种雅致兴趣,失去了心灵的沉浸、文化的陶冶。

研学实践要真正做好,实现长久发展,关键在于研学实践教育内容的个性化和丰富性。比如,面对不同的研学主体,从中选取的重点和角度是大为不同的。应结合现实需求,在照顾全面的前提下,围绕人们关心的问题,深度挖掘素材。形势总在演变,但研学对象始终如一,固然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而识变、应变、求变的能力亦必须具备。比如说,运用全息投影手段、大数据技术、智能化技术来创新赋能。

研学实践,连通的是历史、现实,面向的是未来,产出的是“知识产品”,有规律可遵循,有标准可度量。此外,已经过去千百年,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入脑入心,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非常不容易。

“活”起来的配套措施是让人“动”起来。故此“研学”之“研”,非彼学之“研”,不仅仅是限于一般的视觉与听觉,而是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用中国古代思想家颜元的话说就是,能“习行”“习动”“践形”,文武双修,“六艺”兼备。提供“研学”产品者,要想办法将供人们观摩、视听的对象,转变为可以操作、体验的活动,增强互动性,让参与者由被动感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这样才能达到研学实践教育的目的。

教育工作者往往将研学实践教育视作正统学校教育、各类职教培训之外的补充,有之不多,无之不少,并没有把它提上议事日程,更没有想到它有朝一日能成为“正课”。研学实践教育,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受教者长期依赖的原有环境,要考虑不仅仅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衣食住行等细节也同样重要。如何不与业已形成的“制式化”育人方式冲突,纠偏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认知取向,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各方面的协同支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这种研学实践教育的形式得到传承和弘扬,同样值得各界下功夫去探索。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