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陈蕃:坚秉公理 义无反顾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12-01

□王爱军

东汉清流领袖陈蕃从小就立下了“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的志向。东汉末期,官场昏暗不堪,许多读书人都选择了独善其身,或退或隐,陈蕃却选择了急流勇进。《世说新语》记载:“陈仲举(陈蕃字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陈蕃在处世上是非清晰、黑白分明,十分坚持原则。他任乐安太守时,权倾天下的大将军梁冀派人给他送信,有私事请托,信使仗势犯错,他将信使痛揍一顿,“鞭笞至死”。

陈蕃任光禄勋时,桓帝对宠臣外戚烂施封爵赏赐,他生气地指责“日月失度,阴阳错乱,稼禾不熟,民财不丰”;桓帝耽于享乐,他批评皇帝连年加重征税,百姓饥寒,生活困苦,而皇宫里宫女数千,食肉衣绮,油脂粉黛等各种开支不可统计;桓帝喜欢狩猎,他批评说:“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是谓‘三空’。加兵戎未戢,四方离散,是陛下焦心毁颜,坐以待旦之时也。岂宜扬旗耀武,骋心舆马之观乎!”“三空”再加上用兵不止,四方百姓流离失散,这正是您伤心憔悴、夜不能寐之时,怎么能耀武扬威、醉心于车马驰骋的场面呢?

陈蕃任太傅并总理尚书台后,便联合大将军窦武想铲除荼毒朝政的宦官势力,他上疏窦太后,指名道姓陈说宦官侯览、曹节、公乘昕、王甫、郑飒等人的罪恶,并且毫不避讳地说:“希望把臣的奏章给您左右的人看,并让那些坏家伙知道我痛恨他们。”后来宦官们先下手为强,劫持了汉灵帝,大肆捕杀相关大臣。消息传来,人们劝陈蕃赶紧躲起来,已经七十多岁的陈蕃不顾劝阻,断然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找宦官理论,最终为宦官所害。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评价他:“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汉世乱而不亡,百余年间,数公之力也。”汉朝乱而不亡,又延续数十年香火,就在于有陈蕃这样身怀理想、不避刀斧的人勇于前赴后继,让信仰与大义之火代代相传。 (《天津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