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成语故事话师恩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9-12

□聂难

尊师重道 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师重道,意思是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孔僖传》。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让人称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而郭林宗熟读各家典籍,乃是远近闻名的大儒。后来,魏昭到京城洛阳任官,毅然决定拜远在南阳的郭林宗为师,并派人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熬药给他喝。当魏昭端着熬好的药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苛责他熬的药太烫,魏昭就再熬一次,送上药后郭林宗又说药太苦。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毕生所学的全部知识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者。

曾子避席 这个成语出自《孝经》,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子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是什么样的道德和理论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边上,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道理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边上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足见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程门立雪 这个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宋朝时,杨时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睡着了。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你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程门立雪”这一典故表达了古代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和诚心求学的精神。 (《燕赵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