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9-07
姚平
据《后汉书·马融传》载,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人。东汉官员、教育家、经学家、东汉著名将领马援的从孙。
马融早年随著名儒士挚恂游学,以数次拒绝朝廷征召而名重关西(东汉时期通常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为“关西”)。汉安帝时期,马融投奔大将军邓骘麾下,历任校书郎、郡功曹。后因上书《广成颂》讽谏朝廷,得罪了朝贵被贬后,便远离官场,矢志办学。延熹九年,马融病逝,享年88岁。唐代,马融被追封为孔子;宋代,马融又被追封为扶风伯(古代贵族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马融一生,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办学上。他门下有生徒400余人,其中学有所成的50多人。据他的得意门生郑玄回忆,在教学上,马融善于深入浅出,以事言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他常在课堂上讲:水神河伯在没有到北海以前,以为天下美景都集中在自己这里。到了北海后,才知道自己这里和北海相比,实在相差太远了,感到非常惭愧,并感叹道:“井里的蛙不能和它谈论大海,对它说无风之时大海会涌起百尺洪波,它一定不肯相信,这是因为它受地域的限制;夏天生长的虫子不能和它谈论冰,对它说冬季之时水会结成冰,它一定不肯相信,因为它受季节的限制;见识浅陋的人不能和他谈论大道理,对他说虚静通达、绝圣弃智之类的话,他一定不肯相信,这是因为他所受教育的限制。”
后来,“夏虫不可语于冰”便成了一句成语,人们用它形容见识浅薄,不可理喻。 (《咸阳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