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8-10
在我国书法史上,“书圣”王羲之“写经换鹅”的故事广为传诵。王羲之为何如此钟爱鹅呢?历史上有观点认为,这与他身为道教人士信奉食鹅养生不无关联。但自古至今,亦不乏研究书法的学者指出,王羲之爱鹅的真正原因是,鹅优美的体形、行姿对他的执笔和运笔方法,以及书法风格的形成有很大启发。比如,执笔时如鹅头昂扬微曲,运笔时则似鹅掌拨水,《兰亭集序》中21个“之”字的写法就是根据鹅的姿态演化而来。
清代著名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曾分析道:“(书法)其要在执笔。食指须高钩,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间,使食指如鹅头昂曲者;中指内钩,小指贴无名指外距,如鹅之两掌拨水者。故右军(王羲之曾官拜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爱鹅,玩其两掌行水之势也。”包世臣还以一首诗概括出王羲之学书与养鹅的关系:“全身精力到毫端,定台先将两足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
这种对王羲之爱鹅原因的阐述,如今已得到普遍认同。后人也据此总结出了“鹅项舒,笔妙徐;鹅项软,笔妙展;鹅项鸣,笔妙惊;鹅项曲,笔妙悟……”的书法歌诀。 .(《北京青年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