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8-08
□王文娇
在众多古装剧中,我们常看到的洗澡工具是木桶。其实,除了木桶,古人还有其他丰富的洗澡器具。
自汉代以后,木质澡盆开始出现。木质澡盆造价远比青铜器具低,沐浴也由此开始普及,普通百姓也能在家中享受沐浴的乐趣。当然,皇宫里的沐浴体验也在升级,他们会在有温泉的地方建造宫室,享受温泉沐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在临潼骊山的温泉处砌石成池,建“骊山汤”供自己享用。后来更有著名的华清池,见证着杨贵妃奢靡受宠的后宫生活。
古人虽无洗发水、沐浴露,但不代表他们不会借助其他物品来把身体清洗干净。
原始社会的人们发现,如果身上粘有泥巴,清洗起来会更加洁净。这是因为碱性泥土会和油脂发生皂化反应,也就起到了除污垢的作用。就这样,泥土成了人类最早的清洁剂。
后来,人们的洗澡用品还有碱、草木灰、淘米水、皂角、“澡豆”(一种以豆粉为主,配合各种药物制成的沐浴用品)等,直到明清时期,终于出现了真正的香皂,成为大户人家必不可少的洗漱用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录了香皂具体的制作方法。除了这些清洁用品,古人在泡澡时,还会在水中放置各种各样的香料来除去身上的异味。
(《海峡都市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