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6-29
□闫学温
回望亿万年地球生物史,生命进化环环相扣。在这个蓝色星球浩瀚无垠的海洋里,不知蕴藏着多少生命进化的秘密。虽说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令人震撼的程度,但骨子里那种对水的亲近、对海洋的向往,无不昭示着人类在潜意识里对进化初始之地的回望。
读完著名作家孙频的这本由《海边魔术师》《海鸥骑士》《落日珊瑚》三部中篇小说组成的“海边三部曲”,深感作者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追寻、去探访、去思考人类初始的真情,梦幻中的神秘。
纵观作家孙频的创作历程,能够清晰地看出,作者的创作由“山林”和“海洋”两个系列组成。“山林”系列通过《以鸟兽之名》为首的三部中篇小说,真实描述了以作者故乡为叙述蓝本的乡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凋敝与飘摇、变革和阵痛;再现了山民在巨大变革中的惶恐与失措、无助与迷茫,直到最终的奋起。“山林”系列既凝集了作者魂牵梦绕的乡愁,又依恋着曾经静幽的农耕文明,更以振聋发聩的呐喊,试图唤醒身处变革中的乡民……于是,作者另寻希冀来放飞压抑已久的心灵,于是,就有了“海洋”系列作品。这本以《海边魔术师》为首的中篇小说,通过“寻找”这一主线,在作者精彩绝伦的描述中、近乎迷幻的意境中,在海洋的浩瀚、海洋的瑰丽、海洋的神秘中消释“山林”系列带来的心中的块垒,在精神上彻底放飞自我。于是,作者的精神在海的真实与梦幻中翱翔,心灵在海洋的辽远与深邃中收放,那种发自内心的向往与敬重,是对海洋——人类这一最原始的故乡的深情回望。
这三部小说的故事都发生在大陆最南端的海边的木瓜镇,都是以“寻找”为切入点,如《海边魔术师》中寻找消失多年的哥哥刘小飞;《海鸥骑士》中寻找失踪于海洋之中的海员父亲;《落日珊瑚》中寻找失踪已久的艺术家等,是作者在探寻人性中消失已久的亲情,探寻人与自然共鸣共生之道。
《海边魔术师》讲述了在母亲病逝后,下岗的父亲以小小杂货铺苦撑日月,哥哥刘小飞以变魔术的善意谎言,靠偷窃给妹妹以真爱,在经历妹妹抵触、父亲警告后,刘小飞彻底“变没了”自己,只将自己的行踪隐藏在与妹妹的通信中。若干年后,妹妹用所有资源换来房车,带着病入膏肓的父亲,以哥哥刘小飞的信件为指引,一路找寻到木瓜镇,但哥哥刘小飞始终没有露面,只是存在于木瓜镇居民的言语中,最终兄妹、父子都没有相遇,成为超越生死的遗憾。
《海鸥骑士》则是通过具有文艺范的林信子承父业到海轮上当船员,只为寻找失踪于茫茫大海中的父亲林海生。在不断的找寻与印证中,幻影一样的父亲航海日志中,在船长、阿光等人的叙述中逐渐真实起来,而林信也通过感受船长、阿福、阿光与海洋、与航船休戚与共的深厚情感,深刻体会到常年生活于在海上的孤独,深切理解了父亲与海洋的真情实感,最终摒弃自己的文艺范,蜕变为真正的船员,成为海洋中的一份子。
而《落日珊瑚》中,主人公已经成为自诩见过世面而有着身份优越感的回乡大学生,代表“先进”的城市文明与发小阿梁所代表的原始文明无声较量。较量中,阿梁所营造的植物民宿令主人公感到震撼。在主人公看来,阿梁可以与植物有通灵之感,似可与天地对话。其实何止阿梁,还有主人公的舅舅和姥姥等,似乎也具备一定的能力。但就主人公看来,阿梁他们对于植物的理解,对于自然的认知,远没有达到他们所表现出的水平,那么在他们背后定有高人指点!于是主人公开始了寻找,寻找舅舅他们背后的高人。在他们的只言片语中,主人公知道了那位失踪的来自北方的艺术家,于是就开始了矢志不移的寻找,最后真相大白:为了私利,舅舅他们将这位自北方而来的艺术家囚禁于红树林的灯塔中,并捏造出令人恐怖的灵异事件。最终,主人公偷偷释放了被囚禁的艺术家,这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释怀。站在珊瑚民宿前,主人公想着阿梁及姥姥他们,觉得他们共同成为自然界看得见的辉煌,成就万物相通的诗意与绚烂。
在这部小说中,故事发生地木瓜镇成为人类城市文明与原始精怪文明相较量、相交融的边缘地带,焕发出一种神秘的转化力量,使生命在生长与消亡、虚幻与真实中游弋,从而使小说呈现出一种飘逸而灵动的质感,优美而邪恶的气息,神秘而懵懂的氛围。尤其是《落日珊瑚》中,作者将这种特性呈现得淋漓尽致,呈现出一种绮丽之美。
而在意向表达方面,相较于“山林”系列,在“海边三部曲”中,作者创新性地使用了“双重视角”这一表现手法,如《海边魔术师》中“我”与父亲的寻找这一明线和哥哥刘小飞信件这一暗线的设置,《海鸥骑士》中父亲的航海日志与船长等人叙述的交相呼应,《落日珊瑚》中通过我、阿梁、舅舅的视角共同对失踪艺术家的阐述,形成一种瑰姿艳逸、摇曳生姿之美。同时,由于作品中描述对象的神奇化、魔幻化,场景描写的梦幻化、瑰丽化,使小说呈现出了童话般晶莹的质感,让读者看到了自然生态和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作者孙频是北方人,按说她相熟于故乡的山林而陌生于异乡浩瀚的海洋。但这些年作者用脚步丈量大地,深入山林与海岛,不断开拓视野,丰富自我,思考自然与人生的关系,最终形成独具一格的创作体系,使作品中的人与物均具备了海洋与大地的属性,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性。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