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6-16
□朱广凯
明代杨慎的经学代表作《升庵经说》记载:“沐必饮食,以盈气也。俗谚云:‘饥梳头,饱洗澡。’”意思是,梳头的时间选择在吃饭前比较好,洗澡的时间选择在吃饭后比较好。此是古人的养生经验,当下依然值得借鉴。
中医认为,饭前人头部的血液循环处于平稳状态,饭后人头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全身气血充足。饭前梳头有助头部接受梳子的反复刺激,疏经通络,而且能避免进食引起的机体新陈代谢状况的变化导致头部不适或造成相关伤害。饭后洗澡,一是有充足的能量供给,利用全身毛孔充分舒张的功能,促使排邪;二是避免因饥饿引起的无力、眩晕、休克等身体不适。
头被称为“精明之府”,有经络与全身相通,有穴位主气血流注。适当刺激头部某些穴位有利改善大脑乃至全身的功能,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头部分布的主要穴位有100多个,梳头经过的百会、太阳、玉枕、风池等穴位,在梳子的反复按摩刺激下,达到调节头部神经功能,促进头部气血流通的目的,从而有益健康。其他不同区域的穴位有不同作用,如前侧头区的穴位有治疗眼、鼻病的功能,后头区的穴位有清醒头脑的功能,后脑勺区的穴位有安神定志和治疗喑哑、咽喉疼痛的功能等。 (《大众卫生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