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把握两个角色定位 当好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者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5-31

陈晶麦 黄 娜 樊文辉

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运城考察,作为党校教师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其实就是要把指示精神与践行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相结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效。党校教师作为党校实现初心的重要载体,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宣讲者,为党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是党校教师在新时代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切实担当好这一责任,党校教师必须把握好两个角色定位:

第一,党校教师在思想中必须牢牢夯实“党性”这个立业、立言的基石,明白自己是党和人民的代言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党校教师,传的是谁的道?授的是什么业?帮谁解惑?这是每一个党校教师时常要自问、要警醒的问题。党校姓“党”,意味着我们是党的学校、是政治学校,而不是一般意义的学校,因此必须讲政治。

在党校讲政治,就是要讲党校的初心,党校的初心来源于党的初心,党的初心决定着党校初心的性质和方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高度凝练党的初心和使命。

以人民为中心是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所以党校教师要始终把为党立言、为人民立言,作为自己忠贞不渝的使命。

为党和人民立言,就必须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党校教师必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和人民、国家的利益,敢于并且善于和历史虚无主义等一切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作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党校教师要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宣讲者,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有针对性地批驳各种歪理邪说。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让党员干部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增强信念。

为党和人民立言,就必须始终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目标,来解读我们党的新发展理念。要掌握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特别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学习党的历史,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掌握新时期的政治理论,学会用新时期党的理论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为党和人民立言,就必须以人民之心为心,做到先调查再发言。党校教师要深入群众,在调研中积极发现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真正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这样才能把课讲到群众心坎里。

第二,党校教师在授课时要时刻关注学员的状态和反馈,要学会用学员听得懂的语言,做好学员的引领者。

教师讲得好不好,课堂效果怎么样,最终要以学生的收获为衡量标准。这对教师的授课能力、课堂艺术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党校教师来说,挑战更为艰巨。因为党课有极强的政治性,党校的课程相对来讲,也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严肃性,而且授课的对象并不固定,不仅有领导干部,也有普通党员,还要向普通群众宣传宣讲。这些因素对提升教学效果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党校教师讲课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和学员的一次深度沟通。只有双方最终能够在思想上保持同频,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堂课才算是成功的。否则就可能出现教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学员在下面听得却如同嚼蜡,感到没有意思。党课就成为一种形式主义,无实际意义。

党课要有好的效果,既要在内容上高屋建瓴,也要在讲的方式方法上“接地气”。毛泽东同志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题写的校训中就有“严肃”“活泼”,就是说党课是严肃的,但课堂可以是活泼的。要用活泼有趣的方式,将严肃庄重的党的理论讲述出来,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党校教师讲课的内容不仅要有意义,还必须“有意思”。课堂上不仅内容精彩纷呈,气氛也融洽活泼,学员能够听其课,收其效。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求党校教师必须贴近学员,关注学员的需要和反馈。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能力,还要有真诚的态度。具体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要精心备课。现在的年轻学员对党的历史比较陌生,对过去年代的事情很难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潜心研读红色经典书籍,真正学懂弄通。事先对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化解,学员的困惑所在、时间的把控等都要充分准备。第二要用心讲课。在讲课过程中要用学员听得懂的语言,善于用聊天式、谈心式、风趣的语气娓娓道来,触及学员心灵。要善于用“相互交流”的方式,让学员从聆听者变为参与者。交流中要注意语速的快慢、声音的大小、面部的表情,甚至语言的幽默度等等都要把握好,还要随时留意听众的精神状态,适时加以调整,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临猗县委党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