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不忘初心 护佑生命

——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人文关怀故事分享会拾萃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5-12

5月8日下午,市中心医院护理人文故事分享会在该院学术报告厅举办,10名护理人员进行主题分享演讲。各科护士长、护理骨干及人文委员会联络员共110余人参加。

分享会上,护理人员通过一个个温暖的人文故事、一幕幕令人动容的感人瞬间,详细阐述了市中心医院护理人员将人文关怀贯穿于临床护理的日常工作。其间,年轻的护理人员通过电子琴弹奏、歌曲串烧、独唱等节目,展现了护理团队的青春活力;退休护士长与年轻护理人员同台演唱,表达了坚守初心,爱患者、爱医院、爱护理事业的情怀。

本期,摘取部分精彩故事片段,共同感受市中心医院提升人文关怀水平、深化护理服务内涵的点滴细节。

以小我 容大爱


“滴滴滴”各种监护仪器交错的报警声,“哒哒哒”工作人员在患者床旁忙碌的脚步声,“咚咚咚”患者有需求敲床的声音。是的,没错,这里就是创造生命奇迹的地方——重症医学科(ICU)。墙外是忧心焦虑的家属,墙内是与死神作战的医护人员和患者。一墙之隔,是生与死的距离。

在众多家属眼里,ICU是他们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许多专业人士眼里,ICU是与病魔争分夺秒奋战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看不见刀光剑影,听不见枪林弹雨,但从来都是荆棘密布、险象环生。很多时候,ICU不仅管理的是患者的生与死,还有患者的痛与苦。于是乎,优质护理落实到位的情况下,我们也将人文关怀体现在科室的每一处角落。

我们在ICU开通了特殊的探视渠道,患者病情有好转,即可在主管医生与责任护士协助下,与家属进行“逆向探视”;科室还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让清醒患者与家属进行交流;营造简单又温馨的环境,为患者过生日,许下美好愿望……一个个小小的暖心举动,让患者及家属充满信心与希望!

你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护士不仅要细致入微地照顾患者的身体,同时也要给予患者安慰、尊重与战胜病魔的信心。让绝望的心重拾前进的力量,是重症医护人员周而复始的人文坚持。

 重症医学科 杨文宇

守护生命的花开


产房是个特殊的科室,那里是生命的摇篮,充满了生命的力量,那里的每一个人都会用她们的双手为新生命开启一扇门,让生命得到最好的呵护和保护。

分娩是女人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记忆,忍受宫缩痛的孕妈妈是伟大的,同时也是无助的。在生产过程中,产妇及其家属常常把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助产士身上。

“偶尔去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在产房,身为助产士的我们,更是身体力行地扮演着安慰者的角色。我认为一名优秀的助产士不仅可以出色地完成接产,产程中的人文关怀尤为重要。

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真正的护理是以人为本,以病人需求为向导,要从细节做起。

为产妇整理妆容、一次次轻柔地按摩、协助进食饮水……这些看似细微的操作,都会提高孕产妇及家属的体验感和满意度,赋予接产更高的质量。而那新生命呱呱坠地的啼哭声,产妇及家属喜极而泣的感激之情,正是对我们工作的最高回馈。

护理工作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主动服务为感动服务,我要用自己的耐心、细心、爱心、责任心来关爱产妇,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产房 赵言

心灵的坚守


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护士要有一颗充满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在我看来,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周末,我们下班后躺在值班室准备小憩一会,突然听到值班人员大声呼叫:“快来抢救10床患者!”所有人员全部迅速爬起来冲出值班室,推着急救车、除颤仪奔向病房。患者突发意识丧失,我们相互配合,紧张而有序地开展胸外按压、心电监护、电除颤、吸氧、用药、采血、联系监护室……所有人都冷静、沉着、有条不紊地抢救着。家属情绪崩溃,有护士抱着她耐心安慰。插管成功后,需要推床将患者转运至监护室,有人二话不说跪在床上持续胸外按压;有人负责疏散楼道人员,在电梯门口等候;有人则在CCU门口等待转运……最终,患者成功获救,家属激动地含泪道谢,连声称是我们给了患者第二次生命。

每一次的演练,每一次的默契,每一次的拼尽全力……我们用最专业的技术彰显了人文关怀的光芒,但我们所做的远不止这些。

入院时的热情接待,疑惑时的耐心解释,过节时的声声问候,出院时的贴心叮嘱……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让心内二科成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家庭。因此,我们收到了一封又一封的感谢信封,听到了一声又一声的感谢话语,在科室所有人的努力下,心内二科获得了“优秀护理服务试点科室”和“优秀护理站”的荣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南丁格尔像面前庄严宣誓的时刻仍然浮现在脑海里,“为了全人类的健康,我将奉献出我的毕生精力……”这样的誓言早已如同种子一样,随风飘落,生根发芽,成为护理人心中的信念大树。

 心内二科 刘晶润

温暖护理 守护幸福


有人说,护士是陪伴患者走夜路的人,虽然改变不了夜路的黑,但却可以增加患者走夜路的勇气。患者小贝(化名)在感谢信中写道:“在这一段漆黑的路途中,因为有了你们的陪伴,让我更加勇敢坚强。”

26岁的小贝,因长期头痛并伴有呕吐,来市中心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发现她的脑袋里长了一个肿瘤,需要做开颅手术清除肿瘤。

“做检查我不怕,但是开颅手术听着都害怕,而且,做开颅手术是要剃光头的吧?”当时,由于对手术效果的不了解,小贝害怕极了,而且一直强调:“我就快结婚了,头发被剃掉的话那一定很难看,就不能举办婚礼了。”

是啊,在结婚这一人生重要时刻,谁不想美美地亮相呢!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经过医生及护士长的再三斟酌,最终为小贝制订了特殊的手术方案,调整开颅位置,仅剃掉了后脑下方的部分头发。康复后,小贝也如期举行了婚礼,她说,那个手术时的新发型给了她更多的信心与勇气。

在工作中,科室改良备皮方式,惠及到更多患者。看到患者微笑的脸庞,我们的内心也充满着感动与自豪。有些患者因为瘤体较大而不得不剃除所有的头发,许多女性患者因此觉得形象受损,难以接受。科室精心为她们准备了“小黄帽”,“眼不见,心不烦嘛!”许多患者因此减轻了焦虑。

“为什么我们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们的心是滚烫的!”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温暖护理,用爱守护每一位患者,我们一直在路上!

 神经外二科 陈春桃

记者 赵茜 整理/摄影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