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脂肪肝患者,如何吃?
——访运城市第二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王建芳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2-22

□记者 景冬波 张军娜 王亚坤

脂肪肝不痒不痛,不用当回事?

这种观点对吗?记者采访了运城市第二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王建芳,请她为我们解答。

•记者:王主任,什么是脂肪肝?经常说的轻度、中度、重度如何区分?

王建芳: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多发于肥胖者群体,常见危险因素有酗酒、营养过剩、快速减肥、营养不良、遗传易感性(家里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使用某些药物等。另外,还有少见的是因遗传性疾病导致。

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目前成为我国超越病毒性肝炎的第一大肝病,而且发病率在不断升高,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

脂肪肝一般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我们平时说的脂肪肝常指非酒精性肝病,根据在腹部超声下脂肪变性在肝脏累及范围的表现,脂肪肝的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通常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10%时,被视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根据发病的进展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脏纤维化、肝硬化四个阶段。其临床表现一部分可无症状,部分有乏力、消化道症状、黄疸等,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早期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通常可恢复正常。

•记者:脂肪肝可逆转吗?

王建芳:对,大部分是可以逆转的。提起脂肪肝的干预,老百姓都会说“管住嘴,迈开腿”。足见饮食对于脂肪肝治疗的重要性。科学膳食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杨月欣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合理膳食能解决78%的慢性病相关问题。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被誉为中国人膳食宝典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1.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2.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3.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4.适量吃鱼、禽类、蛋类、瘦肉。

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脂肪肝患者绝对禁酒)。

6.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7.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8.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以上8条,就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平衡膳食八准则。

•记者:膳食宝塔上谷类、蔬菜类的量,是每天的食用量吗?

王建芳:是的,膳食宝塔第二层:谷类200~300克,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薯类50~100克。

第三层:动物性食物120~200克,每周至少两次水产品,每天一个鸡蛋。强调每周至少吃两次水产品,因为国人吃畜肉较多,特别是猪肉,而水产品相对畜肉来说,脂肪含量较低,且所含脂肪酸更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

特别提出每天吃一个鸡蛋,因为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一些人群总以为害怕有脂肪肝,不敢吃蛋类、瘦肉类,这个思想是绝对错误的。我们主要避免的是油脂丰富的食物、动物内脏等。

第四层:奶及奶制品300~500克。提高了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因为牛奶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

第五层:食盐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而目前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普遍过多。

吃饭这件“小”事儿,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做好饮食控制,是控制脂肪肝的第一步。

•记者:膳食准则中为什么还有“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王建芳:近20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每日三餐规律进餐的人群比例有所下降,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民不吃早餐比例显著增加,夜宵、零食消费率呈大幅增加趋势。以上行为可能增加超重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另外,居民在外就餐,外卖比例明显增加,经常在外就餐易导致能量、油、盐等摄入超标,增加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

除食物外,水也是膳食重要组成部分,但容易被忽略,我国2/3的居民饮水不足。饮水过少会降低认知能力和体能,增加泌尿系统疾病患病风险。但含糖饮料消费量呈上升趋势,过多摄入会增加龋齿、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发生风险,这就提示我们应该格外注意“规律进餐,足量饮水”。成人每日需饮水2000ml,老年人需1500ml左右。肥胖者体内水分比正常人少15%~20%,故每日需水2200~2700ml。

•记者:刚才王主任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介绍了正常人群饮食。对于已经发生脂肪肝的人群,又该怎么吃呢?

王建芳:对于已经发生脂肪肝的人群,饮食控制要更严格。

1.进食量是过去的七成左右,做到又慢又饱,先喝汤,细嚼慢咽。2.结构调整,粗粮为主,蔬菜代替水果,禁忌饮料。3.一日三餐合理分配,吃早饭,晚饭少吃,晚餐后不再进食。

对于中度、重度脂肪肝患者,最好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个体化干预,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过度节食引发不良后果。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