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2-20
陶悦清
“十个总裁九个胃病,八个烟草味,七个不能接受除女主以外的人。”前阵子,在互联网上,一位网友精辟总结“霸总”题材网络小说的男主人物设定,让不少人看了直呼“神总结”。
回顾“霸总”小说的盛行,最初其实是为了给青春懵懂的小女生“造梦”,满足她们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今天,当我们还在谈论“霸总”网文无脑时,各大网文平台早已盯上以中老年女性为代表的银发族,开始做起“60+”流量生意。
♥霸总甜宠网文
捕获“60+”芳心
“有钱多金、长相俊美、深情霸道的确是‘霸总’惯用人设。”说起“霸总文”,就职于北京某网文机构的“荔枝”会心一笑。
“荔枝”曾有过多年网文写作经历,对于“霸总文”的套路谙熟于心。她表示,言情小说的内核在于满足女性丰富的情感需求,对于中老年女性来说需求尤甚。因为这一代中老年女性长期被困在婚姻和家庭的琐碎中,在自己退休、子女成长离家后,精神生活容易空虚,而“霸总”满足了她们的“粉红幻想”。
不仅是读者,对于创作者而言,“霸总”人设也似乎更受欢迎。“荔枝”解释,传统的“霸总”小说里,一直流行“霸总”和“灰姑娘”的男女主配置,这非常适合于制造戏剧冲突,从而带出男女主角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拉扯感,构成引人入胜的情节,让读者情不自禁地“入坑”。
对于“霸总文”的流行,杭州某网文机构的资深编辑雨文也有一个细心的观察。她发现,这几年爆款的几部“霸总”小说,几乎全部是百万字级别的长篇网文。“相比较于网络平台上碎片化的表达,长篇的网络小说更能为老年人制造稳定的阅读场景,这符合他们长久以来的阅读习惯。”雨文补充,网文为老人营造了一个相对私密的阅读场景,便于他们进行感情投射,短时间内获得精神慰藉。
就这样,在一众网文平台、写手的加持下,阿姨、妈妈们迅速被“霸总”攻陷。
♥年轻受众流量见顶
市场加速“渗透”银发族
是谁把“霸总文”推给了老人?这个问题让俞铭百思不得其解。今年春节回老家,他发现64岁的母亲竟看起“霸总”小说,不仅睡前捧着手机看,做家务时还要外放喇叭听,其中一些外放大胆的措辞和描述,自己听了都羞红脸。
在俞铭印象里,母亲一直是传统保守的性格,自己学生时代痴迷言情小说时,还遭到过她的强烈反对。怎么一转眼,老人家突然爱上网文一发不可收拾。面对这个疑问,雨文将原因归结为互联网网络文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扩张。
雨文表示,从2015年开始,随着微信公众号的火爆,一批新媒体渠道公司进入网文市场,免去用户搜索,通过点对点直接推送,瓜分走网文市场蛋糕,并间接推动各路免费阅读App兴起。
“伴随着网文内容供给侧的迅速扩张,年轻受众流量‘见顶’,亟需开发新打法,吸引下沉市场和尾部中老年用户。”
♥高用户时长
推动流量转化变现
“老妈看的‘霸总文’,已经到1800多章了,刚开始是5元起充,现在粗略算了下,差不多充了400元。”在“豆瓣”的小组讨论帖子中,网友“汤锅”晒出老妈追更“霸总文”的付费记录截图,他表示不反对老人读点网文娱乐一下,但十分担心沉迷于此的母亲,会在内容、提示的诱导下无节制消费。
而在跟帖评论中,也不乏感同身受的网友。大家纷纷表示,一部分阅读应用的收费模式正是利用免费章节吸引用户阅读,趁其欲罢不能时半路推出收费,而继续往下阅读的会员费,通常每个月会达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60+’的老年流量确实是一门好生意。”一位网文机构的运营人员坦言,网文平台的用户使用时间普遍较长,相比年轻用户,老年用户的业余时间更加充足,且愿意为付费阅读买单。
他表示,目前网文行业内,除了付费阅读外,还在不断试水一些新的营收模式,尝试将老年流量变现。比方说,面向中老年用户推广的网文当中,植入保健品、养生品、投资理财产品等与老年人消费需求对路的广告链接。
为此,专家提醒,银发族能够通过网文内容代入其中,将迟来的少女梦、英雄梦体验一番不一定是坏事,但千万要警惕一部分用心不良的商家套路老人钱财,变相乱收费,诱导充值甚至售卖违规理财产品、保健产品。言而总之,开卷当有益,消费需谨慎。
(《浙江老年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