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正月十五“发茶饭”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2-06

说起“发茶饭”,或许有人没听过,更别说吃了。可记者每年正月十五的时候都会吃,而且已经吃了几十年了。

问母亲,“发茶饭”这三个字怎么写,她也不清楚。方言叫作“发茶饭”,我想会不会是“发财饭”,也是取个好寓意。

有种说法是“不过十五都是年”,过了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人们也该收心干事创业了。所以,吃碗十五的“发财饭”也不为过。那美味满满的一碗,寄托着老人对子女、对家庭的深情厚爱。

说“发茶饭”美味满满,是因为下锅的东西确实不少。该饭的主料是肉饺子和元宵。元宵用黍面元宵较好,适合北方人的口味。然后是配料,有杏仁、白豆、麻花和豆腐丁。杏仁和白豆都是提前煮好的,待饺子快熟时,把这些配料一股脑儿倒进锅,再次开滚,加入调料,就能吃了。

听母亲说,元宵寓意团圆;麻花有着“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意思;饺子就不说了,“更岁交子”,吉祥如意;杏仁,乃苦中作乐幸福来……下到锅里的、吃到嘴里的,都是对来年的美好祈愿。

在母亲那儿还有一种说法,“正月十五发茶,正月二十完茶”,“完茶”就是年过完了。她特别强调,正月不“完茶”,到别人家不能空手,多少都要拿些礼品的。这也是老一辈传下来的风俗,也是礼尚往来,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儿。

时代发展了,以前团圆非得亲人相见,而现在视频一下,远在天涯都好似近在咫尺。近在咫尺的还有微信朋友圈。正月十五当天,就连朋友圈晒出的图片,都透着暖暖的团圆气息。有晒家人团圆的,也有晒美食佳肴的。

好巧不巧,一朋友晒出的“打杂饭”,和我家吃的“发茶饭”高度雷同。母亲还说,其实,以前经济条件不好,人们过年吃的东西,都会多多少少给十五剩些。到了十五,就把所有的“年饭”下一锅一吃。过了十五,人们就开始“搭正板”了。

如今的物质极大丰富,很多人戏言,平时就是过年!是呀,曾经过年才能吃到的鸡鸭鱼肉,现在都不是啥稀罕物了。可是有些饭,却一年到头才吃一回,就像这碗“发茶饭”,味道自然很特别。

所以说,好的传统还是不能丢,它蕴含着代代相传的回忆与寄托。过年,过的也是这种感觉,或许就是一碗“发茶饭”,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年味儿。

正月十五“发茶饭”,你吃过了吗?

记者 景斌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