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聪明妈妈会给自己减负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1-07

郑蓉

如今生活水准提高,育儿标准提高,妈妈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仅要应付忙碌的工作,还要照顾孩子,方方面面都大意不得。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强调给孩子减负,但实际上,辛苦的妈妈们同样需要“减负”。

•心理减负:做60分妈妈

现在的家长带孩子越来越仔细、用心,甚至有时候过了头,孩子穿少了怕冻着,带出去玩怕磕着,以至于不少妈妈都有育儿焦虑,担心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担心自己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母亲……这些都会造成不小的心理负担,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当妈妈也一样,与其事事力求完美,不如试着做个“60分妈妈”。60分妈妈只需要尽到母亲的基本义务,将育儿做到合格即可,允许自己偶尔犯错、发脾气、偷懒、缺席孩子的生活,也允许自己无法送孩子去最理想的学校。在大事上把好关,其余的任由孩子发挥,即便孩子做得不好甚至做错了也不要着急,别为打造“完美母亲”而让自己的心紧绷着。

此外,很多妈妈每天就围着小孩和家庭转,没有自己的一点私人空间,常常感到身心疲惫。但是妈妈们要知道,你不仅是孩子的母亲,更要做自己。自己好了,孩子和家庭才会好。不妨多挤点时间出来,给自己放个假、“偷个懒”,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比如,看小说、唱歌、和朋友们聊聊天,放松一下心情,排解焦虑的情绪。

•经济减负:不追求昂贵

近年来出现一个词,叫做“隐形贫困父母”,指的是那些人到中年膝下有孩,收入可观的父母,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背地里过着“吃土”一般的生活。虽然他们的收入不低,但大部分的开销都花在了子女身上,让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而自己却舍不得多花一分钱。

所有的妈妈都是爱孩子的,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这种观念可以理解,但却不提倡。过度的付出不仅让家长充满压力,对孩子而言也是负担。看着父母为此吃苦、发愁,懂事的孩子会感到莫大的压力,不懂事的孩子则可能因此被娇惯,觉得父母对他的好理所当然。

其实养育孩子只要健康、营养,所购买的用品安全有保障就可以。父母想要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本身没有错,但凡事都要讲究度,一旦超过了自身承受的范围,不仅不利于家庭和谐,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生活减负:学会放手借力

有的妈妈对孩子的事大包大揽,事无巨细,结果孩子得不到锻炼,又搞得自己狼狈不堪。交给其他家人代劳,又不放心,担心育儿观念不一致,怕对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久而久之,爸爸及其他家庭成员退出了“育儿战场”,妈妈成了“光杆司令”。

养孩子自始至终都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共同参与。让父亲多参与育儿不仅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妈妈也能更省力。可能有的母亲要说,“孩子爸不愿意管,让他做点事催都催不动。”实际上,好爸爸是“夸”出来的,也是“练”出来的。很多时候父亲不愿插手可能是因为母亲之前的“嫌弃”打击了他的积极性。必要时可以向孩子爸撒个娇、示个弱、多鼓励,要给爸爸们更多参与育儿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育儿的乐趣,也就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成为你的助力。妈妈们要想“减负”,一定要学会借力、借人、借势。如果长辈们条件允许,也可适当请他们帮助照顾一下。

对于孩子的事情不要事事代劳,多让其自己尝试。儿童时期是各方面能力发展初期,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虽然一开始可能“做不好”,但在不断练习中,孩子会越做越好,不仅锻炼了能力,培养了自信和责任心,妈妈也能得到更好的休息。

•教育减负:期望要适当

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得很多母亲在子女教育上有着深深的焦虑,每周给孩子报多个辅导班,盯着孩子写作业,结果大人、小孩都深受其害。

盲目“跟风”为孩子报班,实际上折射了母亲内心的焦虑。在教育的问题上,家长要冷静、理智一些,选择培训班的前提是要适合自家孩子的特点、喜好和需求。建议报班前,先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家长与其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让孩子学习各种“特长”,不如先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无论学什么都不会差。

虽然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但也要明白,特别顶尖的人才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一辈子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在生活中本本分分,同样能够安然、快乐地过一生。在正确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也要适当放低期望,有时候反而更能收获惊喜。 (《生命时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