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1-05
沈露莹
我父亲就这样吃出了“三高”
今天我想说说我的老爸,他有非常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我爸喜欢胡吃海喝,终于把自己塞成了“三高”。上海男人有个最大的本领——烧菜。大家听一听我爸对红烧肉的评价:你看那红烧肉颜色发黑,代表老抽到位,肉块blingbling(闪闪发亮)白砂糖亮晶晶,肉汤浮着一层油,打耳光也不肯放手。这些话到我耳朵里立马就被翻译成:盐超标、糖严重超标、油摄入量爆炸。一道菜把“三高”所有“地雷”全踩遍了,真可谓是“一炮三响”啊!
有一天回家,他要给我露一手:“闺女啊,爸爸给你烧一顿红烧肉好吗?”我听了赶紧说:“爸爸,我今天胃口不好,要不我们吃点水里游的东西?”正当我觉得他一定会做一道清蒸鱼时,他却不走寻常路地炒了一道响油鳝丝。我又赶紧说:“爸爸,人家都说吃虾比吃鱼好,要不再做一道虾吧?”五分钟之后,你们猜猜他端上来一道什么菜?油爆虾!就这样一桌油腻的菜,完全就是“吉祥三高”啊。
说实话,我非常担心老爸。所以,我就在“相亲相爱家族群”里转发了这么一篇文章——《三高人群一定注意!以下这些食物千万不能吃》。五分钟之后,我爸找来了这么一条帖子——《尊重老人的选择是子女最大的孝顺》。我还能说什么呢?
但是,有一天,我爸突然因为高血压头晕被送进了医院。医生看了看他的检查报告说:“老先生,你这个‘三高’非常严重,平时还得注意预防脂肪肝。”我爸沉默了。
从医院回家后,我爸像变了一个人。他听从医生的建议,做菜时会少放油少放糖,做到合理膳食并努力运动。现在,他或许正在广场上,和阿姨们一起跳广场舞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护士长 陈轶洪)
划重点
没有坏食物,只有坏吃法
针对陈轶洪护士长提到的“三高吃法”和“三高菜”,两位专家也有话要说。
没有不健康的食物,只有不健康的吃法。比如肉,老年人也应适当吃肉,但建议多吃炖肉,少吃炒肉、红烧肉。肉类采用炖食的方法,胆固醇含量下降,营养会更好。再比如鱼,烤鱼是时下流行的吃鱼方法之一,这种先经过油炸,再进行烧制的方法,不仅会将鱼肉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破坏殆尽,还有可能产生致癌物。真正健康的烤鱼,应完全不放油,只是用锡纸包起来,放在烤箱里烤制。(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 于仁文)
烹饪方式不对,素菜也会成“热量炸弹”。比如,炸素丸子、炸茄盒、炸香菇、炸藕盒等都会吸附大量油脂。山药、香蕉、苹果等都是好食材,但经过拔丝的做法后,它们中的糖、油含量会大大升高。(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烹饪系副教授 丁应林)
知多点
餐桌上有隐形“三高菜”
餐桌上还有一些家常菜是隐形的“三高菜”,尤其值得注意。
番茄炒蛋 做番茄炒蛋时,绝大多数人会放两次油(炒鸡蛋放一次,炒番茄会再放一次)。为了降低该菜品的含油量,炒的时候,只放一次油,将鸡蛋和西红柿先后入锅炒即可。
芹菜炒豆腐干 细心的人会发现,芹菜本身自带咸味,这是因为其中富含钠元素。因此,炒芹菜时应少放盐或不放盐,尤其是用芹菜炒豆腐干时,更应少放盐。这是因为,豆腐干也属于高钠制品。(四川省成都市三医院临床营养师 余婉婷)
(《今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