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12-29
□杨玲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司马迁通过“完璧归赵”“渑池抗秦”“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塑造了蔺相如勇敢无畏、能言善辩、先公后私的经典形象。
蔺相如是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着力塑造的一个经典形象,可是周秦典籍却不见这个人物。《史记》之外,汉代典籍也只有六条相关文献且非常简略。“完璧归赵”“渑池抗秦”是司马迁塑造蔺相如智勇形象的两个重要情节,但《史记》之外的周秦汉典籍或无记,或偶然有记,却与本传出入明显乃至矛盾。唐后学人对“完璧归赵”“渑池抗秦”多质疑、批评,由此影响到蔺相如其人其事的可信度和价值意义,也使这一经典形象的生成成为一个需要再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中国古代没有大传统、小传统的概念,但有关注、使用以及融通大传统、小传统的自觉。从王公贵族(大传统的创造者)到百工、庶人(小传统的创造者),社会各个阶层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向最高统治者天子进言,天子斟酌采用,以保证国家政治不会偏离正道。这是一种大传统、小传统共同作用于国家政治的典型做法。在为《史记》撰写做准备时,司马迁不仅广泛阅读、学习传世典籍,注重大传统,还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深入民间,搜奇访古,实地考察前代历史遗迹,记录民间口传历史,以保存小传统;不仅重视贤臣名相的历史,还关注来自底层的“小人物”的历史。
史料严重不足,从客观上对司马迁提出“旁搜异闻,以成其说”的要求,但司马迁自身对小传统的重视应是更根本的原因。这也是司马迁独到史观、史识的表现之一。
(《甘肃社会科学》)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