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12-26
□邱慧敏
修身律己,把小事做好,也见于朱熹安守清贫,淡泊名利的一生中。
朱熹在武夷山讲学时,食用简单,伙食和学生一样,吃小米饭,没有什么菜,等茄子熟了,就用姜末和米醋拌茄子吃。《四朝闻见录》中记载:“待学子惟脱粟饭,至茄熟,则用姜醢浸三四枚共食。”
宋光宗绍熙三年,辛弃疾到福建做官,顺道看望老友朱熹,朱熹为他接风。酒端上来后,却没有菜下酒,朱熹便让人用盐水煮一碟黄豆,喝一杯酒,吃一粒黄豆。辛弃疾深知朱熹生性节俭,并不介意,二人仍然高谈阔论,尽兴而归。
安贫乐道是儒家提倡的立身处世态度之一。朱熹认可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但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朱熹一生办了很多书院,却没有为自己置办任何产业,也没有为家人谋取任何私利。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用先贤观点:“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读书人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志于道德、志于功名和志于富贵,而朱熹把安贫乐道当作了人生信条。
(《中国纪检监察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