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12-08
老年人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受到病毒攻击。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如何守护好“一老一小”?
老
慢性病控制得好 抵抗力也会增强
老年人在疫情中如有焦虑、恐慌情绪,该如何调整?中山一院老年医学科主任何文建议,老年人要相信科学,不要轻信小道消息,要对我们的防控措施和医疗水平保持信心。何文说,很多数据表明,尽管奥密克戎传染性很强,但是重症率和死亡率都很低,因此不用太担心。但老年人也要重视它,不能置之不理,要重视疫苗接种,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多锻炼,不聚集。如果心理上的焦虑、恐慌仍难以调整,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何文表示,对于肥胖老年人群来说,控制体重尤其重要。患有慢性病的老年群体要注意做好慢性病管理:“一定要遵循医嘱,按时吃药、定期检查。”何文强调,慢性病控制好的话,抵抗力会增强,对新冠的抵抗能力也会上升。
针对有些子女考虑为家中老人购置制氧机、呼吸机的问题,中山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郭禹标表示,目前大多数情况下,感染奥密克戎的患者都是无症状和轻症,并不需要配备制氧机、呼吸机。但是如果患者本身有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慢阻肺、肺纤维化这类疾病,并且医生已建议需要氧疗的,那家中一定要备有制氧机;如果患者有呼吸衰竭,日常已在使用呼吸机,那疫情中也一定要配备好,而且要做好机器维护和更新。
小
做好家庭守护 留意孩子“情绪感冒”
中山一院儿科一科副主任岳智慧介绍,目前儿童感染新冠的病例,超过90%是由家庭聚集引发的,所以做好家庭防护非常重要。家长要完成疫苗接种、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家中多开窗通风。
中山一院儿科副主任沈振宇建议,家长可以从吃、睡、玩这几方面,帮助孩子形成适宜的免疫力:保障孩子有充足的营养,饮食尽可能多样化;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是10到13小时,学龄期儿童是9到11小时,14到17岁的青少年是8到10小时;儿童每天要有30到60分钟的运动,尽可能让他们在户外跑跑跳跳,接触到自然环境。
此外,沈振宇特别提醒,儿童也会出现“一过性”的心理障碍和心理不适,医学上称为“情绪感冒”。家长要注意观察,如果孩子出现失眠、食欲急剧下降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
家长除让孩子吃好睡好心情好,还要帮助他们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以及咳嗽、打喷嚏的礼仪(用肘部或纸巾遮挡口鼻,纸巾扔进垃圾桶),勿随地吐痰,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距离,佩戴合适的口罩。 (《羊城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