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视觉>

黄河岸边寻麦香 大国农匠促振兴

——2022大国农匠·面花制作大赛暨第二届运城小麦文化节综述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7-20

文/本报记者 董战轩 图/本报记者 金玉敏

粮稳农安话丰年,匠心巧手赞盛世。7月16日、17日,由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支持,运城市委、运城市政府、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联合主办,运城市农业农村局、永济市委、永济市政府等联合承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西省分行协办的“邮储银行杯”2022大国农匠·面花制作大赛暨第二届运城小麦文化节在永济市成功举办,一场传承农耕文明、厚植乡愁根脉、传递丰收喜悦、添彩乡村振兴的小麦文化盛宴在河东大地华彩绽放。

2022大国农匠·面花制作大赛暨第二届运城小麦文化节推介与颁奖大会现场

2022大国农匠·面花制作大赛暨第二届运城小麦文化节以“黄河岸边寻麦香,大国农匠促振兴”为主题,突出展现面花技、河东韵、乡土风、黄河情,在持续加强乡村传统技艺技能传承、活跃乡村文化的同时,为运城加快现代农业强市、种业强市建设步伐,打造运城农业城市名片,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蓄力赋能。

2022大国农匠·面花制作大赛暨第二届运城小麦文化节启动仪式现场

“大国农匠”云集河东

巧手雕塑“盛世繁花”

小小一团面,经过和面、发面、蒸制、捏花、插花、上色等工序,结合揉、捏、搓、按、点、切、剪、刻、挑等技法,一件件造型生动形象、色彩鲜艳夺目、民俗气息浓郁、制作精巧细腻的面花作品经过选手们的精心雕琢,脱手而成……7月16日上午,随着与会嘉宾共同按下启动键,为期两天的2022大国农匠·面花制作大赛决赛拉开帷幕,来自北京、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山西等省(市)的40名选手经过层层选拔,会师决赛。

面花作为一种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生长和扎根于民众生活,已成为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方式。伴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热潮持续升温,面花制作这项赓续千年的“老手艺”逐步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2022大国农匠·面花制作大赛暨第二届运城小麦文化节项目集中签约

运城小麦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汉代至宋代,河东地区已逐步成为全国主要的小麦生产区之一。古老的小麦文化和面花传统技艺在河东大地绵延千年,传承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进步,焕发新的活力,绽放新的光彩。

2022大国农匠·面花制作大赛决赛聚焦面花制作这一传统技艺,共分为手工现场制作和作品展示介绍两个环节。每名选手在展示和介绍代表本人最高水平和成就的一件面花作品的基础上,以“盛世繁花”为主题,在规定时间内制作一件体现乡村生活气息、寓意丰富、主题鲜明、讴歌时代的面花作品。

通过激烈的角逐,刘丽丽、原梅等17名选手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李明轩、谢强、朱海丹3名选手分别荣获最佳创新奖、最佳传承奖、最具影响力奖。“能参与比赛并获奖,我非常高兴!我会继续钻研面花制作技艺,不断探索创新,主动担当起传承面花制作技艺的责任,培养更多的传承人,创作更多题材丰富、生动传神的面花作品,让传统‘非遗’连接现代生活,让广大群众共享‘非遗’魅力。”荣获2022大国农匠·面花制作大赛一等奖的河津市面花制作艺人原梅告诉记者。

匠心雕琢

专家学者聚首运城

以麦为媒共谋“粮”策

7月16日下午,作为2022大国农匠·面花制作大赛暨第二届运城小麦文化节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2运城优质旱作小麦发展论坛在永济市召开。

“有机旱作农业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6月在山西视察时的重要指示为我省现代农业尤其是有机旱作农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由此,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运城有机旱作农业也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运城市坚持把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以旱作为技术路径,以有机为产品方向,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积极探索实践,使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在运城迈出坚实步伐。从点上突破到面上推广,从先行先试到标准规范,从单一技术支撑到技术体系不断完善,运城市走出一条生产生态相融、高质高效共存的有机旱作农业之路。

论坛期间,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党组书记高铁生,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中国小麦育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景蕊莲,小麦栽培专家、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杨武德,山西省小麦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研究员张建诚,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所长姬虎太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优质旱作小麦的育种、栽培、加工,旱区小麦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小麦产业的发展方向等相关内容作了交流和研讨。大家立足运城优质旱作小麦发展实际,讨论如何实现从种源出发,实施旱作条件下的“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共谋种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共谱品牌强农新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借此论坛还举办了运城特色面粉推介、“运城花馍”推介等活动。

粮稳农安喜话丰年

风劲帆满携手振兴

7月17日晚,2022大国农匠·面花制作大赛暨第二届运城小麦文化节推介与颁奖大会在永济市鹳雀楼广场举行,这场以麦会友、增进友谊、共谋发展,增强运城小麦产业竞争力、提升运城在外形象的盛会被推向高潮。

大会在铿锵激扬的《绛州鼓乐》中拉开帷幕,永济道情戏《黄河人》、歌伴舞《我是山西运城娃》、临猗桌子戏《黄河流过咱门前》、歌伴舞《这里最早叫中国》等文艺节目穿插其中,艺术地呈现了底蕴深厚的河东农业文明。

在与会嘉宾和观众的阵阵掌声中,17名分别荣获2022大国农匠·面花制作大赛一二三等奖及最佳创新奖、最佳传承奖、最具影响力奖的选手依次上台领奖。来自陕西省咸阳市的“00后”选手李明轩,以其精心雕塑的面花作品《春夏秋冬》荣获了本次大赛的最佳创新奖。“面花的技艺与其所代表的文化同样重要,理解了传统,才能谈创新。”7岁就开始接触面花制作技艺的李明轩希望用年轻人的思维为这门古老的技艺增添新的活力。

近日,在综合考量种植面积、粮食产量、耕作方式、粮食质量等因素的前提下,我市从众多种粮大户中优中选优,评选出了肖波、晁贞良、谷王学、胡天妮、张文燕、贾俊杰6位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成绩突出的种粮大户。大会现场,6位种粮大户走上舞台,接受表彰。“作为运城市最年轻的种粮大户,我希望能影响更多年轻人选择回乡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年仅32岁的种粮大户贾俊杰在领奖时激动地说。

粮食喜获丰收,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也离不开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作为2022大国农匠·面花制作大赛暨第二届运城小麦文化节的协办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西省分行通过强有力的授信服务支持,为不断夯实“三晋粮仓”发挥了积极作用。当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西省分行为胡天妮、贾俊杰、撖晓东、梅丽军、解云仙5位种粮大户、种业人物、面花制作技艺传承人现场授信。

有了政策推动、资金牵引、产业带动,运城市的一二三产正在得到深入融合。为此,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北京工美集团、运城学院、运城市农业农村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运城市分行将共同在运城学院成立“大国农匠·面花制作产学研基地”,通过设置固定场所存放面花作品,引进面花大师,拓展小麦加工产业,进一步推动运城的面花产业化发展和运城小麦产业的产学研融合。当晚,大会为“大国农匠·面花制作产学研基地”授牌。

强强联合,是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当晚,运城市政府分别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西省分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开放大学和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艺品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各单位将从金融服务、文创产业、人才智库、科技支撑等领域与运城市构建多领域、深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关系,助力运城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花式扯面”“长寿一根面”等面艺绝技表演凸显了“运城面粉”的优良品质。近年来,芮城小麦、夏县小麦等5家小麦生产主体和平陆面粉、闻喜面粉、芮城面粉、绛县面粉4家面粉产品通过了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认证,总认证面积达2.4万亩,产量达8629吨,为运城小麦产业提档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加上“万荣小麦”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授予“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运城小麦已经初步形成了“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发展矩阵。当晚,大会为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闻喜县文典祥隆面粉厂、山西晋达康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的“万荣小麦”主体万荣县农业农村局集中颁发了证书。

打好“文化牌”,唱好“经济戏”。我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和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决扛起稳粮保供政治责任;持续加大“运城小麦”“运城面粉”品牌宣介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秉承创新、开放、共享的理念,保护传承农耕文明,持续提升节会的层次,努力把小麦文化节办出特色、办成品牌,带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运城贡献。

编后语 2022大国农匠·面花制作大赛暨第二届运城小麦文化节在我市成功举办,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讲话精神的创新举措,是我市举办“庆丰收 迎盛会”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该节会的成功举办,可以说为全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打了头阵,开了好头。此次活动在拓展小麦产业链、提升粮食价值链、传承面艺文化遗产功能价值、弘扬农耕文明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作了积极的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黄河岸边寻麦香,大国农匠促振兴。我们有理由相信,借助此次活动成功举办的东风,我市将挖掘河东“麦香味”,擦亮“运城花馍”金字招牌,大力推动小麦产业链转型升级,把小麦文化节打造成为助推我市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新引擎”、乡村文化建设最具辨识度的“新高地”,营造城乡共庆丰收、共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良好氛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