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2-07-14
□陈国栋
这是赵光华的第一部作品集。对一名作家来说,第一部作品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将会成为他走进文坛的一块奠基石。有了这样一块石头,他的文学之路才会迈得更加清晰坚实。赵光华同志2019年加入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2020年9月经过公开遴选成为驻会作家,同时也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首批驻校作家。
一
赵光华有近30年的自然资源系统基层工作经历,曾在乡镇国土所工作了13年,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关注农民和农村。他热爱文学,工作之余,广泛阅读,从经典文学名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同时也提笔创作。无论公务多忙,他都没有放弃自己所热爱的文学事业,并视其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是因为有文学创作的基础和自信,所以2020年驻会以来,他除了按照分工较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潜心文学创作,其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都有了较大提升,先后在省、市报刊杂志、文学网站发表了20余万字作品,其中有几篇在省级文学期刊发表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20年3月,他还被确定为自然资源系统文学创作“五二五”工程50名领军人物之一。这都是他本人勤奋努力的结果。
光华父亲也是一名老作家,曾经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光华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上了文学。他父亲现在年纪已大,搁笔多年,特别希望光华能接过自己手中的笔,继续去书写生活。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传承吧。
二
自然资源文化和生态文学,是近年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领域,它要求作家要深入农村、厂矿、企业,深入田间地头一线,聚焦基层人物,观察动植物生存状态、倾听山水的声音,感受花草树木的呼吸,书写人与自然的关系。
光华这本中短篇小说集起名为《林中鹿鸣》,就是引导读者去关注我们这个星球的阳光、空气和森林。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一只可爱的梅花鹿和一只鸟儿陪着他的主人去巡山,看护树林的场景。《林中鹿鸣》也是本书收录的一部中篇小说的名字。这篇小说,讲述了一名护林员和他的爱情故事。他原是村委会主任,为了致富带领村民砍光了山上的大树,结果遭到大自然无情报复,一夜之间,洪水淹没了村庄,也带走了他温柔贤惠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他幡然悔悟,住进了刚刚长成的幼林,成为一名护林员,每天带着钢叉,听着鹿脖上的铃铛声和金丝雀欢快的啁啾,制止有人破坏森林,他像看护孩子一样守护着这片森林。他在森林里遇到一个同样苦命的女人,他们相依为命,继而产生爱情的火花。一场大火正熊熊燃起,并一步一步吞噬着森林,职责所在,他义无反顾地冲进火海,火被及时赶来的消防队员扑灭了,但是他却和小伙伴金丝雀、鹿儿一起去了另一个世界……
光华的语言叙事能力较强,小说脉络清晰,主题鲜明,情节感人。他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森林对人类的重要性,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为人类服务,可是人类却无视他们的存在,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贵,这是该篇小说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
三
光华有多年的基层工作阅历,他熟悉农村和乡亲们的生活,他的作品通过巧妙的构思,多重视角,多维度反映天地间人与自然的故事。
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小说《爱是你我》,该小说叙述了一个在脱贫攻坚战中发生的故事。一个年轻人,遭遇了家庭的变故,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但他坚守初心、痴心不改,仍然扎根基层,把蹲点村的精准帮扶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但是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和个别基层干部的利己主义、形式主义发生冲突。故事所反映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作者无意揭露或者鞭挞,只是在提醒我们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加以改正,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小说主人公、扶贫干部薛华用生命捍卫了他做人的尊严,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的生命,但是黄河岸边那个村庄的贫困户永远记住了他。他化作天空一片洁白的云朵,和他日夜惦记的村民同在。这个短篇构思巧妙,矛盾不断冲突、升级,结尾让人泪目,该篇小说语言朴实,描写生动,故事接地气,是较好的农村题材小说。
红色题材小说《卖针的男人》,这个题目一看就吸引人的眼球,男人怎么会去卖针?这篇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地下情报员“斜眼老马”的形象,他以卖针为掩护,从事情报工作,直到解放后上级任命他为县长,群众才明白原来如此。该小说动作描写细腻逼真,情节跌宕起伏,尤其是“斜眼老马”在警察局表演他的拿手绝活“耍针”,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该篇小说只有6000多字,短小精悍,结构紧凑。可见一个短篇小说,有一个亮点就足矣。
小说《敲门的人》通过动作、外表、心理等多种描写和表现手法把一个夕阳老人晚年的寂寞、无聊和对爱情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等待能敲开自己心门的人,然而每次敲门进来的人都让他失望。小说开篇就渲染了一个独居老人孤独与悲凉的生活环境、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塑造了一个曾经高傲的知识分子形象。这篇小说主题戳中现实,令人深思。人都会老去,希望子女们能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而不只是吃喝穿戴,也希望全社会都能包容老年人,从人性的角度去关爱他们,让他们优雅地老去。
这本集子收入了光华同志近年来创作的16篇中短篇小说。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集,还是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语言驾驭能力还不够强,在表现手法上略显单一,小说整体美感有待增强。不能说篇篇都是精品,但还是值得大家一读。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