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2-06-11
□记者 祁克宁 李婷 廖旌汝
6月9日下午至夜间,我市迎来入汛以来首次短时强降雨。据市气象局雨情统计,盐湖区、夏县、临猗县等地部分区域过程降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盐湖区过程降雨量约60.1毫米,达到中到大雨级别,并伴随大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
为确保市民出行安全畅通,中心城区各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连夜行动,全力开展排水除涝工作。
连夜排水保通畅
排水工人进行人工助排
“市区学苑路立交桥北侧、解放路立交桥、人民路立交桥、学苑路大禹街口、凤凰路运城购物中心附近路段积水较深,无法及时排出,请相关责任人迅速到岗,开展积水抽排工作……”6月9日17时30分许,面对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天气,按照市城市管理局的统一部署,市排水服务中心迅速启动防汛排涝应急预案,调配防汛抢险车等防汛排涝机械设备和物资,投入到排涝抢险工作中。
“中心城区部分路段地势低洼,且此次降雨属于短时强降雨,无法在短时间内排入雨水井,容易停留在路面,形成积水,我们安排工人在现场进行机械抽排。同时,部分井盖被垃圾和淤泥堵塞,雨水无法及时排出,我们采用人工助排的方式,对杂物进行清掏,确保正常排水。”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赵冰说。
此外,该中心对中心城区各积水路段进行分片区划分和网格化管理,针对积水量较大的路段,采用移动泵车和泵站抽排的方式,抽排积水。
“我值守的路段积水较深,影响了市民的正常通行。18时许,我们来到积水点,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打开附近的下水井盖,进行人工助排,并安排人员在周围值守,提醒市民及车辆绕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直到24时许,该路段恢复正常通行,10日凌晨2时许,路面的积水已基本排空。”学苑路立交桥北侧积水点值守人员张超说。
赵冰说,经过连夜的抽排,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各积水路段的积水已基本消除。由于暴雨天气,中心城区部分路段可能存在井盖移位的情况,目前,该中心在对该情况进行排查,同时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和排水设施的巡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疏通引导保安全
众人合力将积水路段的滞留车辆移至安全区域
6月9日晚,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应急分队的执法人员,冒雨奔波在中心城区各易积水路段,坚守在排水工作的一线。
在市区高家垣西口,执法人员协助交警指挥现场车辆,并提醒过往司机、行人小心通过,尽量绕行,避免事故发生。其他执法人员协助排水工人打开井盖,让水流快速涌向下水道。
“大家不要慌、不要乱,听我们的指挥,搭乘执法车辆回家。”6月9日晚,在市区华林逸墅小区门口,该应急分队执法人员,使用执法车辆运送滞留在街道上的居民回家。
“华林逸墅小区门口积水较多,不少居民滞留在路上,无法回家,且当时雨势较大。得知该情况后,我们利用执法车辆将居民送至小区安全区域,确保居民能安全到家。”该应急分队队长尚继军说。
据悉,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该应急分队紧急抽调200余名执法人员,前往中心城区各积水点,不间断进行巡查,关注路面积水情况和城市低洼地带市民的出行安全,并协助交警、排水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展交通疏导、排涝等工作,同时运送滞留在积水路段的居民回家,将积水路段的滞留车辆移至安全区域。
清淤冲洗保洁净
环卫工人将积水扫至下水井
“6月9日的短时强降雨,导致部分路段路面积水严重,经过排水部门的紧急作业,大部分积水已经消除。但中心城区的部分路段残留了淤泥、落叶和垃圾等。为尽快恢复雨后正常交通秩序,不影响市民正常出行,我们提前了作业时间,从凌晨3点就开始进行道路清洁。”市市容环卫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为尽快恢复道路洁净面貌,方便市民出行,该中心积极行动,合理调度环卫设备,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开展清淤和道路冲洗工作,同时对所有下水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有树叶堆积的下水口采用扫、掏、冲、清的方式,确保排水通畅无阻;同时,对路面进行冲洗,为市民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
在市区铺安街,环卫工人携带扫帚、铁锹等工具对道路低洼路段堆积的泥沙进行铲除,再由清运车清理运走,同时安排洒水车和高压冲洗车对路面进行冲洗。
此外,该中心加大路面冲洗频次,加强路缘石、人行道等区域的清理工作,确保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