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要实现“随人走”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朱昌俊时间:2022-03-11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我们的教育资源配置、学位供给,一般都是按照户籍人口,或是城市的行政等级来进行,这就容易导致一种现象,那就是一些人口流出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学位需求下降,一些学校出现“招生难”的问题,而与此同时,在一些人口流入较多的城镇,又出现了公立学位“一位难求”的尴尬。这样一种错配,既影响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对最大化实现适龄儿童的就近入学形成了障碍。

  当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早就开始行动。如去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督促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学位资源相对紧张的人口集中流入地区,按照常住人口增长趋势,进一步加强城镇学校建设,扩大学位供给,满足当地户籍适龄儿童和随迁子女入学需求,确保“应入尽入”、就近入学;今年1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也明确提出,推动建立与常住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实现教育资源按实际服务人口规模配置,指导各地完善义务教育学位配置标准,保障足够的公办学校学位供给。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为何再次进行强调的原因所在。

  当前在满足随迁子女入学需求上,不同地方的积极性仍呈现出明显差距。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人口的流动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地方教育资源需求的变化仍在继续,要动态地确保教育资源供给跟着人和需求走,不能止于某个阶段的“一次性”调整,而必须真正建立“按照常住人口配置教育资源”的机制和政策规范,真正实现常态化和硬约束。

  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是在城镇化背景下,确保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的升级版要求,也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基础保障之一。当然,这不仅仅需要教育部门的努力,也更有赖于各地方和部门形成合力,真正推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实现“随人走”,按实际需求分配。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