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我市用好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核心技术攻关“三个抓手”——

让“关键变量”成为“最大增量”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2-07

记者 陈永年

山西万荣县黄腾化工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检测试剂 记者 金玉敏 摄

全市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到1.39%,全省排名第二;全市拥有省级众创空间14家,省级孵化器5家,省级产业技术联盟1家,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国家级星创天地5家……

2021年,我市瞄准“一区两城三强市三高地”目标定位,用好“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互促共进,着力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全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在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上闯关夺隘,努力使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关键技术持续攻坚

“5G通信用高导热铸造铝合金材料开发”,改善了高导热合金的脱模性能,解决了行业痛点问题;

“牵引电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研究及应用”,目前已为太原地铁2号线配套提供了24列96台的牵引电机PHM车载单元,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关键部件在国际上处于“领跑者”地位提供了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关键核心技术,则是科学技术中的最核心要素,决定着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水平以及竞争力。我市在科技项目中注重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新材料、先进制造、轨道交通等高新技术领域,持续跟踪推进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共征集到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山西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60余项,目前关键核心技术已突破20项,上述两项就是其中的代表。

关键核心技术不仅限制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大多企业自身发展的“天花板”。

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我市围绕“415”十大工业产业集群,特别在产业集群基础上确定的“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以企业发展方向和技术创新需求为前提,结合重大技术突破和颠覆性技术探索,高质量凝练科技计划项目,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

具体实施中,我市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以需求为导向,出台了《运城市科技计划揭榜招标项目实施方案》,在全市征集凝练了12项科技计划揭榜招标项目,涵盖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大健康、新材料等领域,面向全社会公开张榜,全力攻克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目前,本批“揭榜挂帅”项目已揭榜9项,研发投入达0.96亿元,预期产生经济效益5亿元,可冲击一批奖项、产生一批专利、制定一批标准。

运城是农业大市,“打造现代农业强市”是我市的目标定位之一。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强种业基础性研究,建立新型种业科技创新体系”相关部署,科技部门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推动审定小麦、玉米、棉花、大豆四类五个新品种,分别是运旱1512(旱地小麦)、必奥602(复播玉米)、沃单77(复播玉米)、运H171(转基因棉花)、运豆202(大豆),提升了我市农业产业市场的竞争力。特别是充分发挥我市在F型杂交小麦上的研发优势,组建了工作领导组、联合攻关组和学术委员会,出台了《F型杂交小麦研发基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集中资源攻关F型杂交小麦核心技术。目前,研发基地建设地址已经初步确定,农业种质资源创新进入新阶段。

创新平台培育壮大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已进入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支撑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模式。这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源头,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终点的过程,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利益相关方的充分互动与合作。

而创新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多方创新主体的融合与创新成果的共享,是驱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21年,我市围绕重点产业加快创新平台布局,构建以“科技+产业”为载体的新模式,着力提升产业创新水平。

出台《运城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运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和《运城市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和管理办法》,规范创新平台建设和管理,为冲击省级创新平台建设夯实基础。

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8家,市级创新平台111家。创新平台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省新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其中我市1家,其余4家均在太原市;新认定省级众创空间3家;推荐上报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技术创新中心2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家;在全省率先揭牌成立9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涵盖智能制造、农产品深加工、新材料、现代生物医药等领域;围绕钢铁、有色金属、镁及镁合金、医药大健康等产业,重点培育12家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运城市重点实验室和市级技术研究中心41家。

2021年,科技部门全力推进“省校合作”工作,全市已建成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99家。

在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建设方面,全市企业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达成合作或意向合作项目135项;与华中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在新能源、有色金属、永磁技术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中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签订协议。市级财政每年拿出848万元,围绕产学研合作进行重点支持。

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方面,按照“一主两辅,多点开花”的思路,充分发挥科技大市场资源平台,依托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运城分中心,开展校企对接活动30余次,积极筹建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运城分中心。

另外,我市在加强清控创新基地建设方面也获得重要进展。围绕项目、技术、人才等优质创新要素,积极引进创新企业,目前基地共接待272家意向入驻企业来访,其中54家企业已办理入驻手续,举办各类活动48场,线上信息平台共发布各类政策、企业招聘等信息1805条,累计服务3500余人次;与14家服务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入驻企业提供涵盖人力资源、财税、知识产权、法务、互联网技术、投融资、股改挂牌、审计、市场营销等领域的全链条式科技创新服务,助力我市“山西智创城NO.10”项目高速推进。

创新主体倍增提质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创新水平与创新成效,不仅关系着自身发展,更关系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对创新主体的综合性支持和保障,已经成为一个区域竞争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一年来,我市以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制定规划,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通过精准施策、惠企上门、专业辅导,累计服务企业153家。2021年,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64家,山西省民营科技企业达到201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涌现、高科技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的梯次型发展格局初步显现,科技创新主体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创新驱动,规划先行。去年,高标准、高起点起草了《运城市“十四五”新技术规划》和《运城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规划》两个专项规划,全面分析当前科技创新发展态势,描绘创新生态建设未来发展蓝图,为未来五年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了整体谋划和布局。

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科技系统重塑性改革,优化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市级层面,以科技和产业融合为路径,建立以3个产业科技科室为牵引的管理服务模式,可以更好地推动相关领域科技攻关。县级层面,科技职能划转至工科局,并成立了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企业要创新,人才是核心。一年来,我市通过人才培养引进,激发了全市科技创新的活力。深化“运才兴运”专项行动,收集运城籍在京科技人才234人,涉及医学与生物大健康、金融、汽车、航空、新材料、环保等领域。加快推进科技兴农,新增认定科技特派员47名,累计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550人以上,培训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450人以上,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推动科技服务质效齐升,成立运城技术经理人协会,培养技术经理人527名,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加快企业转型发展。

另外,我市还加强资金保障,强化金融服务对创新主体和创新过程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2021年,我市积极落实2020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市级奖金、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认定奖励资金、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奖励资金等6类科技创新奖励资金,申请省、市两级资金奖励,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壮大我市转换发展新动能。同时,筹划组建新兴产业基金,“牵线搭桥”引导各类基金支持企业创新发展,重点投资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迈上新台阶。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