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12-20
白杏珏
秦腔又名梆子腔,源于山陕交界处的蒲州、同州。
将秦腔带进京城的魏长生,本是个四川人,自幼家贫务农,后来入同蒲秦腔班中学艺,工花旦。凭借着高超的技艺,魏长生在数年后成了掌班人。这位雄心勃勃的班主,决意要进京闯荡一番。
京城演出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乾隆四十年,魏长生带着双庆班首次进京,没有搅起一点小水花,只得黯然返回。然而,魏长生毫不退缩,而是根据京城所见所闻,刻苦钻研改良,于4年后再返京师,终以一出《滚楼》轰动京城,被誉为“京都第一”。秦腔的横空出世,使得同样在坊间演出的京腔大受打击,甚至有“(京腔)六大班伶人失业,争附入秦腔觅食,以免冻饿而已”的情况。为什么魏长生能让秦腔一炮而红?其原因有三:一是秦腔戏目甚多、文武兼备;二是秦腔音乐突破了“套曲体”而形成了“板腔体”,将长短词为主的唱词结构改成了整齐的七字或十字句,善于表达激烈的情绪;三是魏长生富有表演创意,“演戏能随本自出新意,不专用旧本”,不但创新唱法和动作,在造型、装扮上也屡有成就,如让旦角踩跷、梳水头、贴片子等。 (《北京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