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针灸鼻祖”皇甫谧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12-20

张丽娜

汉末魏晋时期,洛阳有个叫皇甫谧的人,人到中年,偏瘫、耳聋,一度痛苦得想自杀。在亲人的关爱下,他走出了泥沼,靠着一套与众不同的生存法则,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在文学、历史、医学等领域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史载,皇甫谧出身于东汉名门世族,幼年丧母,家道衰落,被过继给了叔父,15岁时迁居新安(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叔父、叔母很疼爱他,可他自幼贪玩,不爱学习。《晋书》记载,一日,皇甫谧弄了些瓜果,捧给叔母表孝心。叔母把瓜果摔在地上,流着泪说:“你不学习,不上进,整这些有啥用?是我不称职,没教育好你吗?书是为你自己读的,我能落着什么好处?”

皇甫谧大受触动,自此幡然悔悟,刻苦攻读,没过多少年,便“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接连出书,成了魏晋文坛一颗闪耀的星。

当时,司马炎已在洛阳登基称帝,建立西晋王朝。他听说皇甫谧有学问,多次下诏令其入朝当官,皇甫谧都拒绝了,理由是自己残废了。这不是托词。皇甫谧40多岁时,患上了风痹症,半身不遂,右脚萎缩,耳聋,身心苦痛。

他绝望不堪,一度想自杀,幸亏被叔母好言安慰,苦苦拦住了:你死了是可以一了百了,却会给亲人留下无尽的伤痛。为了那些关爱你的人,必须勇敢地活下去啊!

皇甫谧决心学医自救。他翻阅医学古籍,潜心钻研针灸。最终,他不但坚强地活了下去,还写出了医学经典著作——《针灸甲乙经》,奠定了针灸学科的理论基础。古往今来,许多人据此针灸,治好了病。皇甫谧因此成了我国中医史上了不起的人物,被誉为“针灸鼻祖”。 (《洛阳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