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运城市优秀教师风采展(6) 王丽艳:爱的路上洒满阳光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12-17

记者 李宏伟

风雨无悔奉献教坛。到今年,王丽艳已经在垣曲中学的讲台上默默工作了22年。多年来,她一直秉持着“勤奋做事,诚恳为人”的原则,时刻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到第一位,用爱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坚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严格课堂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努力做一名专家型的教师。20多年来,她坚持团队合作的力量,以身作则,引领教研,搞好组内团结,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以爱育人 立德树人

在多年的教学中,王丽艳认为,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育人。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他们的做人与成长;不仅关注学生高中三年的发展,更关注其一生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她竭尽所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生活、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做孩子们的表率,用言行给他们传递正能量,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公正、公平、真诚、无私与爱心赢得孩子们的喜爱、尊重。

2019年10月,听从学校安排,她担任高二文科班的数学教师。上课一段时间后,她发现班里有个男生,经常独来独往,成绩也没有起色。在和班主任交流后,她了解到孩子高一学习很好,后来父母离异,和奶奶一起生活,性格变得孤僻,不愿意和大家交流,成绩也开始下滑。了解这些情况以后,每次课堂练习时,王丽艳总要转到他跟前,批改几道题,还专门鼓励他“不错加油!”一段时间后,她发现他做题准确率在提高,性格也变得开朗,每次在校园遇见他,老远就跟她打招呼。就是这样有意的鼓励,让这位差点掉队的学生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数学118分的好成绩。

用心教学 学无止境

在教学中,王丽艳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应该是川流不息的河、容纳百川的海。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一杯水,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去取水,怎样成为河、成为海。

为了更好地搞好教学,她坚持学习,研究教法,实践课堂。她积极研究课堂教学,在今年的高三复习课中,她采取诊断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严格遵守问题诊断、基础训练、精讲精练、反思总结、巩固练习的教学原则,把知识全面规划、系统归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习过程更科学也更为清晰。这种方法以学科问题为基础、学生问题为起点、教师问题为引导,以自主、合作、展示、质疑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学习清单为抓手,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目的,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强调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在实践过程中,她还以巩固自测、基础自测、达标自测为抓手,让学生通过练习,诊断自己的问题,再通过讨论和听讲解决问题,最后归纳总结获得提升。她的这种方式让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规范了学习行为,及时检测了学习效果,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知识与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学习,提升学习能力,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以身作则 标杆引领

王丽艳作为高三数学教研组组长,她总是冲锋在前,积极带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要求老师做好的同时,她自己首先做得更好。在她的带领下,整个高三数学组和谐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保质保量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备考的每个阶段,她都提前做好工作分工,责任到人,细化要求。集体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二轮复习课,她要求大家提前熟悉教材重点习题、资料、高考题中的针对题目,只要有小块时间,就让教师先小范围内初步讨论本节的知识点、对应的习题、需补充的例题、需要总结的结论、需要落实的知识方法等,并书写整理,积累了大量一手教学资料。

在22年的工作实践中,她用敬业和责任,以身作则,做好带头人,做好示范引领。在她的带动下,该教研组教学研究蔚然成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迅速提高,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他们的教研成了教学的法宝,研究促进了教学,这种合作和研讨方式提升了课堂质量,增加了课堂实效,促进了学生成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丽艳用辛勤的汗水,收获学生学业的成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三观”的形成和未来的成长;用爱给学生成长的路上洒满阳光!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