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12-16
□龚卫锋
近日,电视剧《埃博拉前线》登录腾讯视频,用24集的篇幅还原了人类同埃博拉的一场战役,口碑不俗。该剧由罗晋、毛晓彤领衔主演,以2014年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的真实事迹为核心原型,讲述了病毒学家郑书鹏和他所在的中国援非医疗队与埃博拉病毒展开战斗,成功遏制病毒蔓延,圆满完成援非医疗任务的故事。该剧也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播活动剧目。
致 敬
故事原型团队曾经“感动中国”
该剧根据2014年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故事改编而来:当时疫情最早出现在几内亚,第一例埃博拉患者由中几友好医院的中国医生曹广亲自接诊。曹广也是男主角郑书鹏的原型之一。“遭遇战”中,曹广的搭档盖斯姆倒在抗疫一线,他就是剧中不幸染疫去世的医生盖斯姆的原型人物。
2015年,中国援非医疗队被评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故事背后还有更温情的背景。自1963年以来,中国援非医疗已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长期以来,非洲的几十个国家常驻有中国医疗队,一些中国医护人员甚至将生命永远留在了受援国。
总制片人茅熠表示:“马上是援非60周年了,希望在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相关题材,把中国人的仁爱精神,把中国医生的职业素养传递到世界各地,最终在人民和人民之间种下种子、开出花来、长成大树,这就是我们中国形象在世界形象中最根本的来源。”
总导演杨文军表示:“我们把中国援非近60年间许多医生护士的故事,凝聚到了主要角色身上。不仅有与死神赛跑的故事,也有温暖、友爱的故事。”
缘 起
纪录片里的援非故事感人至深
对于茅熠而言,《埃博拉前线》的策划源于央视2018年播出的四集纪录片《医道无界》,其中有一集讲的就是2014年援非抗击埃博拉疫情的核心事件。“作为影视行业从业者,我就想到破题去创作——它将是一个紧张的、呈现中国2014年援非抗击埃博拉疫情的医疗队和检测队的故事,里面还有近60年的援非长河里感人至深的事迹,可以形成点、线的叙事联动”。
很快,茅熠把拍剧的想法告诉了资深导演杨文军。他也很快对《埃博拉前线》点与线的叙事联动着了迷。两人一拍即合。
之后,剧本创作团队开始做文案工作,走访了2014年援非抗击埃博拉疫情的亲历者、各卫生领域的顶级专家。
此外,主创团队在2019年3月赴非洲实地采风、勘景,先后赴塞拉利昂和坦桑尼亚,深入当地市场、医院、村落等地,就医疗卫生、传统文化、风土民情等进行了调研。值得一提的是,主创团还考察了2014年中国援塞抗击埃博拉疫情的医疗队驻扎医院——中塞友好医院。杨文军说:“我们虚拟了一个叫‘卡巴利亚’的国家,基本遵守当时埃博拉爆发的时间轨迹,以及中国医疗队派出的时间来安排故事。”
真 实
让演员提供第一视角
作为“中非影视合作创新提升工程”合作合拍项目,《埃博拉前线》的拍摄周期达133天、外籍演员400余人、外籍群演超过5000人。第一批援非抗埃检测队队长,现中山医学院副院长、教授钱军和2014年国家首批派出援非抗埃的9名公共卫生专家之一的刘林娜研究员,全程指导了该剧的美术置景和拍摄工作。
《埃博拉前线》剧中搭造的P3实验室、P4实验室使用了真实实验设备和器材。剧组在建筑面积达2400平方米的内景地,按照1:1高仿还原了P3实验室、P4实验室、移动医疗实验车。
为了高度还原故事细节,剧组在摄影、灯光和美术置景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让演员佩戴“头盔摄像机”等设备、大量采用“探针镜头”拍摄、运用了大量“一镜到底”的纪实拍摄手法。观众能隔着人物厚重的防护镜,从第一视角观察人物身处的环境,增加了真实感。
情 感
剧中细致的还原唤醒回忆
作为剧中主人公郑书鹏的原型之一,中国第23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曹广,给予该剧创作不少意见。《埃博拉前线》对细节的高还原度让他热泪盈眶:“剧中的当地医生盖斯姆,就是我在几内亚搭档的医生盖斯姆,他因为埃博拉去世了。他在中国学习了10年,对医学无比热爱。他在2010年回到几内亚,2014年去世。”曹广还注意到:“我们援助几内亚时候,第一个去世的病人与剧中一致,在第18床。对于很多观众来说,18床和10床没有区别,但我对这个数字非常敏感。”
剧中,在隔离区内,医疗队队员互相打气、携手援非抗疫的团结精神,唤起了曹广的记忆:“大家可能难以想象援非的辛苦。作为医疗队队员,我们去非洲的时候是一片陌生,虽然条件较之前已逐渐改善,但有时想往家里打个电话、发个邮件都很困难。去非洲之前,医院给我们的任务就是‘零感染’——安安全全去,平平安安回,一个都不能少。去了之后,我们一起努力克服内心的恐惧,这种压力只有当事人能体会。” (《羊城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