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重构红色经典IP,《铁道英雄》——再现壮怀激烈的燃情岁月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12-14

□商慧 宣晶


对中国观众来说,“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可谓耳熟能详。1954年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出版后引起轰动,1956年上映的同名电影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根据这一红色经典IP改编的《飞虎队》《铁道飞虎》等多部影视作品都曾引发关注。为了探索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新路径,《铁道英雄》主创团队在大量调研和史料查阅的基础上,创新英雄人物的刻画方式,运用浪漫主义的叙事范式,让观众获得了全新的审美体验。

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中的英雄书写呈现新趋势,强调日常生活的生动映照,注重内心世界的情感流动,并通过高潮迭起的戏剧故事,弥合细小切口与宏大叙事之间的鸿沟,将人物刻画得更加真实而立体。

《铁道英雄》取材自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15师“鲁南铁道队”的抗战事迹,将视角对准宏大背景下的普通民众,深入挖掘抗战精神内核,突出英雄人物的个性魅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铁道英雄》不仅着力塑造了英雄典型老洪、平民英雄老王,也勾勒出小石头、护士庄研等用爱国热情书写最美芳华的有志青年形象。每一位投身于这场艰苦战斗的人,都紧握着手中的星火,照亮了通往胜利的道路。这些小人物本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但当他们汇入历史洪流中,反抗意识逐步觉醒,展现出了英勇不屈的品格。围绕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人物群像,电影勾画了一幅震撼人心的抗战全景图,呈现了普通群体在家国危亡时共同的理想信念,彰显了中国人民共御外敌、保卫山河的爱国主义精神。

《铁道英雄》重回历史现场,重构经典故事,呈现英雄史诗的悲壮美。运用革命浪漫主义叙事范式,《铁道英雄》浓墨重彩地写下民族英雄燃烧意志、捍卫家国的史诗篇章。在叙事结构上,电影开篇以纪录片式的庄严感,将铁道英雄的故事与抗日全景勾连起来;在情节铺排上,该片在沿袭类型片模式的基础上,叠加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实现了情境渲染与故事情节的协调互动。

全景俯瞰视角与近景动态特写的交错运用,打造出具有工业质感的宏大场面;激昂的动作场面和燃爆的战斗景象,将观众带回那个热血澎湃的燃情岁月;凌厉的影像语言、冷冽的场景营造与压抑的配乐风格,共同给影片染上一层悬疑色调;跌宕起伏的情节走向、多线交错的叙事模式,让《铁道英雄》的戏剧故事更具张力和韧性,呈现出人物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血泪写就历史,热血曾洒沙场。从《铁道游击队》到《铁道英雄》,“为时代画像,为英雄立传”的艺术理念不断绵延生长,随着主旋律电影的镜头语言、叙事方式等趋向丰富、多元,中国式英雄的形象越发立体、鲜活。

 (《文汇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