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11-19
记者 邢智轩 通讯员 王文斌 李芳玲
今年以来,临猗县以“三零”单位创建为抓手,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为目标,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基层、强基础,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完善多部门齐抓共管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从基层单位和治理末端改进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一盘棋”:党建统领 部门融合
党建引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政治优势,临猗县把基层党组织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管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按照“一个网格对应设立一个党支部或党小组”的要求,在全县272个行政村、550个自然村共划分农村网格550个,辅助网格2311个;城市社区划分网格88个,辅助网格279个;划分专属网格6个。建立了由“网格长+副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助员”的网格团队,网格长由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副网格长由各村分管平安建设副职担任,同时兼任网格员;网格辅助员由各村小组组长或楼栋长担任。将党的建设融入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构筑好基层治理“桥头堡”,打通每一个“神经末梢”,真正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实现了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良性互动。网格员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开展防汛救灾、“国家反诈中心”App宣传下载等工作,特别是面对今年冰雹天气和持续降雨带来的巨大损失,网格员充分发挥覆盖广泛以及人熟、地熟、情况熟“三熟”优势,巡查危旧房、地质灾害点、安全隐患点等危险区域487余处,清理小塌方100余处,化解矛盾42起,切实发挥了网格员基层治理的核心作用。
“一张网”:全域覆盖 多网融合
在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中,临猗县聚焦综治网格,将县直相关部门在基层设置的网格进行整合,促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与综治中心一体化运行。注重建立以网格为基础、以信息为支撑、以综治中心为平台、以联动为纽带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张网布局,一体化推进的“全科网格”服务管理模式。按照应入尽入原则,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事项准入机制,将党建、社会治安、信访维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14项社会治理事项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筹”,努力实现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惠民服务在网格中展开、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不断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的新要求。
“一中心”:服务管理 共建共享
综治中心作为直接面向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组织协调各方、统筹履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职能的综合工作平台,发挥着协调各方、为民办事、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是深化平安临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临猗县坚持分类统筹,因地、情、势制宜,分类建设、推进、升级,着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实现了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化解前,化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目标。县级综治中心按照“一中心六平台”框架建设,信访接处平台设10个常驻窗口和工作轮值窗口,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入驻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等窗口和工作内容,社会心理服务平台配置了沙盘、音乐放松、宣泄等基本设施,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由司法局派驻律师轮流值班。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建设分为“依托型”和“整合型”。“依托型”是依托乡级便民服务中心打造,前台设置接处平台,后台设置调解、服务、心理干预等平台,便民服务中心和综治中心后台无缝对接,在办理事项过程中,相互协作、交办、处置,老百姓进一扇门、办全部事;“整合型”是整合乡镇政法、矛调、法律服务资源,设立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和心理服务室,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办理”。
截至目前,临猗县共有14个乡镇、1个社区服务中心、272个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挂牌成立综治(矛调)中心,累计化解各类矛盾1600余件,没有发生有影响的案(事)件,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成效明显,综治基础和综治水平进一步提高。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