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无声杀手”高血压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10-15

■记者 魏 濛

“我今年身体检查时,血压偏高,医生提醒要注意控制血压,不能大意。”在社区卫生站测量血压的陆先生说,平时没啥感觉就忘了血压高这档子事了。

据了解,在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患者中,不少人因没有重视血压控制引发了其他心脑血管病。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不断增加,但由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并没有任何症状,同时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在大众的认知里往往属于“治不好,死不了”的范畴,加深了人们对于高血压不是什么大毛病、是日常生活中最为稀松平常的疾病的认识,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在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市中心医院心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屈艳玲特别提醒人们,要重新认识和充分重视高血压这个“无声的杀手”。

高血压年轻化趋势明显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专属”,但目前高血压年轻化趋势明显,甚至十几岁的青少年也饱受高血压困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者也日趋年轻化。中青年已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和患病人数剧增的主要来源,高血压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屈艳玲讲述了让她印象极深的两个青少年高血压病例。其中的一例患者年仅19岁,今年刚结束高考,就诊时发现血压高达180mmHg/110mmHg;另一患者年龄更小,是一个13岁的小男孩,因头晕、乏力一年就医,检查时发现收缩压超过180mmHg。“这两名患者虽才十几岁,但确诊高血压时,身体已经受到了不可逆的损害,均出现了肾功能衰竭。”屈艳玲遗憾地说。

屈艳玲介绍,青少年高血压高发与诸多因素有关。“熬夜、高钠饮食、肥胖、焦虑、抑郁等都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从而导致高血压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什么原因造成高血压年轻化呢?屈艳玲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由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比较少。原发性高血压除了与遗传因素相关以外,很大一部分与后天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关。而高血压的年轻化,与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目前,医学界对高血压的具体发病原因并不完全明确,总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遗传因素。高血压有遗传性,父母患过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更高。

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动脉狭窄、动脉阻塞等疾病也容易引起高血压。

不良生活方式。因当下过大的生活压力,人们常常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经常熬夜,不按时吃饭,偏好高热量的食物,抽烟喝酒等,均可引起血压升高。同时缺乏运动,体内脂肪堆积而发胖,使得身体负荷增加,导致血管压力增大而引发高血压。

情绪因素。现代的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加。面对竞争,许多年轻人或为了提升自身能力或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需要加班加点熬夜工作,一日三餐靠外卖解决。在压力过大或紧张时,人体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引起血压升高。

并发症严重别有侥幸心理

高血压作为“无声杀手”,部分患者早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没有症状不代表高血压不会对身体产生损害。当症状出现时,高血压往往已经对健康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如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脏功能受损、眼底出血等。

屈艳玲介绍,她接诊的李先生今年30岁,血压高达200mmHg/110mmHg,觉得没有不适的他并未在意。李先生的妻子怕他身体出什么问题,和李先生一起来到医院就诊,详细问诊后,需要完善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及病情进展。“没有症状,为啥要检查呢?”李先生对此不以为意,随即离开了医院。

两个月后,李先生的妻子和姐姐再次来到医院寻求治疗。原来,李先生前段时间因突发脑出血被送往医院ICU急救,虽然保住了性命,却因此瘫痪了。究其病根,正是他没放在心上的高血压。

屈艳玲说,中青年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率低于老年人,加之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便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不用治疗。这种想法极其错误,一旦确诊高血压,应尽快寻求专科医生帮助,积极进行治疗。

屈艳玲说,现如今,高血压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现代人精神压力大、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不好,导致许多年轻人也加入了高血压患者的“大军”之中。而许多年轻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依从性差,导致血压不能有效的控制。其实血压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导致的并发症。

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并发症。

脑卒中和脑血管意外。血压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当斑块脱落,随着血液进入大脑,就会发生脑卒中和脑血管意外,这就是平时人们口中的脑中风、偏瘫。

冠心病。血压长期升高会促使血管粥样硬化病变,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起冠心病。而冠心病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

心力衰竭。高血压会导致心脏的肥大,长期血压控制不好,心脏会越来越大,导致心肌变厚、心肌劳损,最终可能会导致心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的病人晚期生活质量非常差,一走路便会气喘吁吁,晚间睡觉的时候还容易憋醒,十分影响生活质量。

肾病。高血压会导致肾功能损害,长此以往便会导致慢性的肾脏功能不全,最终导致肾衰等肾脏疾病。

眼底病变。眼底的血管会受到血压的影响,当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眼底就会慢慢出现病变,这些病变会导致视力模糊、视力减退等,甚至还会导致失明。

学会自我管理积极预防

早在2009年,国家就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也是在时刻提醒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管理,认真遵医嘱服药,经常测量血压和复诊,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高血压患者在自我管理时,对待疾病要有正确的态度,即知晓、治疗、达标。”屈艳玲说。

很多新确诊需要服用降压药物的青年高血压患者期望服药后,血压能立刻恢复正常。事实上,降压药物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才能在体内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并发挥稳定的降压效果。因此,在开始治疗高血压时,切记不要自行随意增减药量和更换药物种类,应每日多次自行监测血压,1周—2周后到医院复查,由医生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并作出是否需要更换药物的决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可以确定一个较为固定的用药方案。

此外,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同时,一定不能放松对生活方式的适度干预,尤其是青年高血压患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可以大大减少服用药物的剂量和种类。对于一部分患者而言,尚有可能逐渐减少药量甚至最终停服降压药物。

屈艳玲提醒道,18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年应至少测量2次血压,一旦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诊早治。

在正常人群中,也有很多潜在的高血压患者,这类人往往血压比正常血压值高,但还不属于高血压的范畴。屈艳玲说,对于这类人,主要的降压方式还是改变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等。

“家庭测量血压,能更好地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屈艳玲说,生活中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无症状,所以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大多是体检或偶尔测量血压时才发现血压偏高。对于高血压的判定,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同时,如果家庭测量血压读数≥135/85mmHg也被认定为是高血压。在家自测血压,能够更好地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同时有助于增强民众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屈艳玲说,高血压需要长期监测和规范治疗。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降低高血压引起的健康风险,日常生活中要控制盐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g;补充钾离子,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油的食用,每天不超过25g,食用油宜选植物油;要补充优质蛋白,可以适度吃一些肉类,增加酸奶、低脂奶、脱脂乳等乳制品摄入;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多喝茶水,但茶不宜太浓;戒烟戒酒。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