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8-12
□杜书文
“冷淘(面)”是陕西人在炎热天气经常吃的过水面及凉面一类的饭食,始于唐代的“槐叶冷淘”。
《唐六典》:“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燕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可见其原为宫廷食品。“槐叶冷淘”的制法大致为:采青槐嫩叶捣汁和入面粉,做成细面条,煮熟后放入冰水中浸漂,然后捞起,以熟油浇拌,最后放入井中或冰窖中冷藏,食用时再加佐料调味,就是令人爽心适口的消暑佳食。
在历代文人的诗作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冷淘”的身影。唐杜甫《槐叶冷淘》诗曰,“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宋王禹傋《甘菊冷淘》诗:“淮南地甚暖,甘菊生篱根……俸面新且细,搜摄如玉墩。随刀落银缕,煮投寒泉盆。杂此青青色,芳香敌兰荪。”宋陆游《春日杂题》诗之四:“佳哉冷淘时,槐芽杂豚肩。”
南宋《梦梁录》记述北宋汴京的面条有30多种,其中冷淘面有:银丝冷淘、笋燥齑淘、丝鸡淘、乳齑淘、笋齑淘、笋菜淘面等。《事林广记》中有翠缕冷淘,是用槐叶汁和面粉制成的冷面,因其色翠绿,故名。这实则是杜甫所歌咏过的唐代“槐叶冷淘”的发展。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
可见冷淘自古有之。如今陕西关中在阴历三月清明时节就有吃冷淘的习俗。有的是未加任何绿色植物的白色面条;有的和面时会加入菠菜汁或野菜汁(如荠菜),煮熟后在冷水里过一两遍,然后调上不同口味的佐料。无非就是唐宋冷淘的精简版。清明这天,人们上坟结束,回家后均要吃一顿正宗的凉面(冷淘),有菠菜凉面、芝麻酱凉面、三色凉面、酸辣凉面、翠拌凉面等。
(《西安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