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8-12
□记者 王捷
心系家乡,翰墨传情。8月11日,郑林先生书法作品捐赠仪式在芮城永乐宫举行。在运城市侨联的牵线下,郑林先生的子女及家人,将其书写的毛主席七律《长征》书法作品,捐赠给芮城永乐宫。
郑林(1908年~1987年),原名赵汝森,永济任阳村人,1933年参加中国革命互济会,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晋绥边区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山西省副省长、省政协主席、省首任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郑林先生不但勇于担当、乐于奉献,而且对山西文化事业十分重视。
1963年,永乐宫搬迁竣工前夕,郑林先生为永乐宫题写了匾额,给永乐宫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早在2019年9月,郑林先生的长子、山西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郑金豹等人参加第30届关公文化节,与运城市侨联主席李红光相识。10月,郑金豹一家人在返回老家永济任阳村期间参观永乐宫,李红光特意前来陪同,并将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席九龙提出的“可否请郑老子女为永乐宫捐赠一幅字,作为永久馆藏”的想法,转达给郑金豹会长。
郑金豹将这一想法告诉自己的兄弟姊妹后,得到了大家的鼎力支持。他们表示,捐赠书法作品是他们作为老乡的责任,也是延续父亲对永乐宫的感情。此后,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反复协调过几次时间和行程都没能实现。后来,在市侨联的多方协调下,才促成了此事。
为了更好地体现郑老的书法特点,经过反复对比和商量后,其儿女最终确定捐赠郑老1975年书写的毛主席七律《长征》诗。
当天的捐赠仪式上,郑林先生长子郑金豹、三子郑江豹及女儿郑钢花、女婿陈跃钢等,将这幅作品郑重捐赠给了永乐宫。永乐宫为其颁发了收藏证书及永乐宫纪念品。
郑江豹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来到永乐宫,感到很高兴。此前,在父亲去世后,他才从他同事那里得知,永乐宫的牌匾是父亲所题,自此就向往着能亲自来永乐宫。他们一家人对永乐宫的感情和认识也更加深刻。
“再一次看到父亲题的匾额,我心里倍感亲切。永乐宫自搬迁到芮城,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岁月,依然保存这么好,父亲题的牌匾也完好无损,真的很谢谢大家!”郑江豹说,“这次将父亲的作品赠送给永乐宫,也是希望能够延续家父对永乐宫的感情。”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