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运博举办讲座详释“晋南史前制陶”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7-27

本报讯(记者 南 辽)7月24日,运城博物馆举办《土与火的艺术——晋南地区史前制陶技术变迁》讲座,主讲人为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副教授王小娟。

王小娟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考古和古代陶器研究,已先后发表《垣曲上亳》《2016年山西兴县碧村遗址发掘简报》等考古报告和论文。

陶器是“土与火”的艺术。讲座在阐述晋南地区地理环境和新石器文化分期的基础上,分别对仰韶初期枣园类型、仰韶早期东庄类型、仰韶中期庙底沟类型、仰韶晚期西王村类型、庙底沟二期东关类型、龙山时期陶寺文化的陶器特征、原料、陶色、纹饰等进行详细讲解,还着重讲解了陶器从原料选择、成型、修整、装饰、干燥到烧造的全部工艺流程,以及制陶技术的历史性变迁。

王小娟认为,技术与文化互相影响。对陶器技术开展研究,能够了解区域内部的文化变迁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互动交流。晋南地区史前制陶工艺随时代发展逐步提高,庙底沟二期阶段制陶技术的区域差异明显,到龙山时期更是分化为不同的考古学文化。陶寺文化三期制陶技术的变化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与周边文化在陶器方面所展现出的区域之间的交流互动,主要体现在成型技术和器物形态等观念层面的借鉴,也存在个别陶器实物之间的流动。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