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让电动车上楼“无门”

——看我市中心城区各小区如何加强电动车管理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6-25

■记者 裴旭薇

不久前,四川成都一小区发生电动车在电梯内起火伤人的事件后,我市很多小区物业纷纷开展治理行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杜绝电动车上楼、入户充电,加上绝大多数市民安全意识的提升,治理电动车“上楼”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尽管这样,在一些小区,仍有部分车主存在侥幸心理,管理稍有松懈,便又重蹈覆辙,为了自己的方便而给大家的安全埋下隐患。

电动车“上楼”隐患重重,但为何屡禁不止?治理电动车“上楼”,我市各小区物业都使出哪些“招数”?成效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中心城区多个小区,对该现象进行调查。

在信合名都小区,电动车统一被要求在专门区域停放和充电。     裴旭薇 摄

电动车“上楼”

隐患重重

“现在偶尔还能看到有的业主推着电动车上楼,放在自家门口的过道充电,万一起火可怎么办?楼房起火可是非常危险的。”家住市区某小区的王女士对小区个别业主推电动车“上楼”颇有微词。尽管小区物业贴出了公告,告知业主禁止电动车“上楼”充电,但依然有个别业主我行我素。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心城区各个小区基本都发出了关于电动车的治理公告,引导业主自觉将电动车放在楼下充电,但实际成效并不理想。一方面,业主考虑在家里充电方便,而且不用担心电动车被偷;而对物业来说,只能是劝导和教育,并没有处罚权。

关于一些市民对电动车“上楼”安全隐患的担忧,盐湖区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曹玮表示,在电动车频发的火灾事故中,80%的火灾是在充电时引发的,且多发生在夜间。“由于电动车电池里有有机质,而有机质作为一种燃料,在出现高温的情况下,就有可能燃烧,甚至发生爆炸。”曹玮告诉记者,当电动车存在电池超期服役、充电线路老化或擅自改装电动车电池、电机等情况时,就存在自燃风险,容易引发火灾。

据曹玮介绍,电动车自燃最大的危害来自燃烧带来的高温和毒烟。电动车发生火灾时,烟气迅速蔓延,30秒内温度即可上升至310℃,有毒气体会覆盖整个房间。两分钟后,火焰温度可达680℃;4分钟后,整个电动车全部烧毁,温度可达1200℃。“密闭空间面积越小,温度和烟气浓度也就越高,伤害性就越强。”曹玮表示。

曹玮说,电动车在楼道充电、在家里充电、私接电线飞线充电都是非常不安全的。在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之前,还是呼吁物业加强日常巡查管理,业主自觉配合,提高安全意识,共同维护消防安全。

严格管理

还可用点“黑科技”

从今年5月1日起,信合名都小区实施了禁止电动车“上楼”和禁止占用消防通道的专项整治,发动保安、保洁、楼管、业主等各方力量共同行动,持续性地对电动车车主进行宣传教育,也让业主看到了物业开展整治行动的决心。经过近两个月的整治,业主的安全意识有了大幅提升,电动车“上楼”现象也大大减少。

一方面,小区物业加强日常巡查力度,每天早上7时上班后,5个保安就要对各个单元楼的楼宇大厅挨个巡查,凡是在楼宇大厅停放的电动车一律推走;各个楼道的维修、保洁和楼管人员如果发现楼道有停放的电动车,也一律通知保安推走。业主找不到电动车就会联系物业,物业人员便抓住机会对车主进行教育和劝导,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业主都能意识到自己行为危险,从而加以改正。另一方面,业主之间也会互相监督,发现有推电动车上楼的情况便及时向物业反映,一些熟悉的邻居碍于面子,也会自觉将电动车停在楼下车棚。

“电动车‘上楼’的安全隐患非常大,同时,也会损坏楼宇门、电梯等公共财物,作为物业,我们必须要坚决行动,杜绝这种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广大业主营造安全放心的生活环境。”该小区华盛物业经理陈涛告诉记者,尽管整治电动车“上楼”现象大大增加了物业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不时会遭到个别业主的谩骂和无理取闹,但为了大家的安全,物业还是会破除一切阻力,用最大的力度,持续性地开展这项工作。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业主的安全意识,今年以来,该物业先后3次邀请消防人员进小区开展消防安全讲座,为大家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除了人力巡查监督外,中心城区个别小区还使用了“黑科技”,即在电梯内安装禁止电动车进入的监测系统,让电动车上楼“无门”。外滩玺园小区物业在新建的几栋楼的电梯里安装了这样的“智慧眼”,如果系统识别到有电动车上电梯,便会发出安全报警,并且无法关闭电梯门。该物业相关人员王士猛告诉记者,这个“智慧眼”将成为小区后续建成的单元楼的标配,如果使用效果理想,还会对整个小区所有电梯进行普及。

杜绝“上楼”

要堵更要疏

一方面,对电动车“上楼”要严加管理,但同时,物业也要为业主提供专门的停放和充电场所,解决电动车“放在哪里”的问题。采访过程中,绝大多数电动车车主的观点是,如果小区能有场地安全、停放方便、收费合理的电动车停放点和充电桩,他们也愿意将爱车停放在专门区域。

“小区地上人车分流,自行车、电动车一律不让走,所以在地下车库划了专门的电动车停放区域,并配备了充电桩,投币1块钱就能充6个小时,而且不用担心刮风下雨和日晒,真是方便又安全。”6月22日,家住西建天茂城小区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小区地下车库的电动车停放点就在自家楼下,出了电梯,步行30米就能到,而且小区管理严格,不用担心电动车失盗。

该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李新介绍说,小区地上入口处设置了护栏,阻止电动车进出,所有电动车、自行车一律走地下车库通道。地下车库电动车停放区域配备有消防设施,充电桩设有安全开关,电动车充电过程中如发生短路,系统会自动断电并发出警报,充电满6个小时后自动断电。目前,该小区共建成使用12个电动车停放区域,平均两栋楼就有一个停车场。同时,每个充电桩控制10个插电口,完全能满足所有车主的停放和充电需求。

除了在地下车库划出专门的电动车存放点,大多数小区均在地面设置有专门的停车棚。在外滩玺园小区,每栋楼前都有电动车停车棚,每个车棚配备30个充电桩,可同时停放100辆电动车,车主只需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就能充电,一元钱充4个小时,而且可以在手机上实时了解爱车充电情况。此外,车棚还配置了灭火器,全天24小时有安保人员巡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信合名都小区现有2300余户居民,根据统计,小区共有电动车2600余辆。在划分电动车停车区域时,该小区也尽可能地让每栋楼的业主都能就近停车。加上管理巡逻制度较完善,近5年来,该小区没有发生过一起电动车丢失的案件。

“我们生活的家园需要大家共同去维护。希望每个业主都能有安全意识,自觉地配合物业,将电动车停放在指定区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电动车‘上楼’的情况一定能逐步减少直至杜绝。”陈涛表示。


链接

如何预防电动车火灾?

电动车不宜长时间充电,若在充电时,需要仔细查看线路接口的连接是否可靠。另外,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动车,查看线路是否老化、电池是否存在短路。

在选购电动车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电动车,并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不私自改装电动车线路和电池,不使用飞线充电,充电完成后及时拔掉插座等。

电动车应停在指定区域,且指定区域应配备灭火器或消火栓。不在楼梯间、安全出口、电梯、房间等地停放电动车。最重要的是:电动车一定不要推入房内充电,也不能把电瓶带到家中充电。

电动车发生火灾如何自救?

针对不同的电动车起火地点,消防人员也提出了不同的逃生方法。当电动车在户外起火,火势不大,应第一时间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扑灭。若出现燃爆情况,应迅速撤离现场。当居民楼楼道发生电动车火灾时,不应贸然冲下楼。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关闭房门,并将毛巾、衣物等用水打湿、堵塞门缝,防止烟气侵入,同时拨打119报警,等待消防救援。

当电梯内发生电动车火灾时,电梯内的人应抓紧时间让电梯停下来,打开电梯门。若因为烟雾大看不清楼层,应立即将所有楼层键都按下,再按开门键,这样才有可能让电梯停下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