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药材飘香产业兴

——万荣县全面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侧记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6-24

记者 冯革才

盛夏六月,在峨嵋岭上、黄河岸边、孤峰山里、稷王山下,不管是规模种植的药材,还是漫山遍野的野生药材,随处可见收获者勤劬的身影。中药材的味儿,弥漫在后土大地……

近年来,万荣县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中,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在8.2万亩中药材产地实施“特”“优”战略,“举龙头、强科技、建基地、抓集群、促融合”五措并举;在建设中药材道地生产基地、中药材集散中心和药茶加工车间上持续发力,不断将“药”字牌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全力打造农民增收致富新引擎。

“道地田”开出“致富花”

沿着海拔900多米高的西村乡典咀村前行,在青山绿地间,一垄垄中药材新叶嫩绿,赏心悦目,一片片种植绿地一眼望不到边,一道道山梁丘壑成为中药材的“家园”……

万荣县,在富民增收上开出“千金方”,让药材飘香产业兴。

万荣县果业发展中心中药材产业发展科室负责人袁晓琦对辖区中药材发展了如指掌。她告诉记者,万荣是全国著名的中药材主产区,种植历史悠久,道地药材资源丰富,产地适宜、品种优良、炮制考究,以柴胡、黄芩、丹参、远志等为主。2020年6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万荣柴胡”更是闻名全国的晋产道地药材。

科学务田产生好效益,成为种植户的共识。近年来,万荣县积极引导种植户摒弃传统单种药材的习惯,应用粮药间作、林药间作等多种模式,充分利用山沟、荒废土地、滩地种植,向土地要效益。他们采用农作物套种中药材模式、果园林下经济种植药材模式等,使时间差、温度差、地力差、水分差、空间差得到协调互补,获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服务就是生产力,产业发展是关键。万荣县始终把服务贯穿到中药材发展中,研究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使种植户不走弯路,有针对性地种植增收。新规划的药茶生产区域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模式,使药茶产业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山西药茶、运城特品、万荣道地的品牌效应,形成了药茶发展新亮点。企业和科研单位合力研发新产品,由单一的药茶向复合茶、多品种转变,不断推出多种富有地方特色的药茶,打造具有河东大地药茶香的“山西药茶”运城特品。

万荣县充分发挥中药企业、专业合作社作用,积极对接国内知名规模企业,按照“龙头带动、小微联动、责权清晰、市场运作”的思路,带动中小微企业及合作社加快发展,使龙头企业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从而带动中小微企业及合作社加快发展,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

万荣县中药材联盟建立健全诚信经营机制,管理有盟约、诚信自律有公约,质量安全有承诺、市场管理有制度。严格落实中药材原料合格制度,与农产品检测检疫中心联合,落实源头追溯工作机制,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当地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万荣中药材在全国的占比份额与知名度。

万荣县把中药材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当地自然优势,利用中药材开花季节发展观光旅游产业,帮助农民多渠道增收。

“到2025年,万荣县将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中药材产业科技支撑体系,产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建成一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打造一批药茶和中药材品牌产品,培育一批创新型种植与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一个具有较强支撑和较大影响力的区域中药材市场体系,基本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中药材产业体系,优势资源得到充分、科学、合理的开发。”该县果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如是说。

“老枝干”长出“新嫩叶”

在严格消毒后经过层层关卡进入生产车间,只见现代化设备前员工在有条不紊工作,一切按照安全、高效的标准操作;包装车间内,产品经姑娘们灵巧的指尖“化妆”后,通过互联网发往消费者所在地……

6月15日,这是记者在山西本草之城药茶品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

该公司是万荣县乌苏村金太阳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成立的,专门从事药茶开发和推广。见到合作社理事长史可正时,几名慕名前来合作的客商和他聊得正欢。史可正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开过饭店、搞过养殖、经营过货车,2008年毅然决然选择了种植业,2013年牵头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1200亩种植柴胡、丹参等中药材,并参与收购,引导辐射带动了当地及周边村民种植中药材上万亩。

2020年,史可正由种植药材转型到药茶加工。为了生产药茶,他外出寻找科研人员合作,请来专家研究“药方”,配出了罗汉果、茉莉花、甘草、决明子、玉竹5种混合药茶,此后,9种、12种等混合药茶相继生产并投放市场。

“做好山西药茶产品,讲好运城特产故事,种好万荣道地药材,咱‘老枝干’要长出‘新嫩叶’!”提起药茶产业发展,史可正充满信心。

在中药材增收上,西村乡务民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年一个台阶,社员和当地群众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经济效益不断增加。该合作社负责人段玉华曾在深圳市、天津市拼搏多年,对新生事物接受得快,且勇于实践。2013年他回到家乡典咀村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围绕中药材和大伙增产增收。

说起加工药材的收获,车间忙碌的几个社员放下手头活计,满脸带笑地向记者娓娓道来。

“由粗放管理到科学耕作,由产品初级修剪到机械加工,不但改变了我们的观念,而且实打实地享受到了产业科技‘红利’哩!”他们说,2019年合作社购进了3台切片烘干设备,一下子就费省效宏。以前收获1亩地需要30个劳力修剪枝干一天,还不包括切片、晾晒等人工。现在轻松多了,1亩地药材一台设备3个小时就能完成切片、烘干和包装。

“共享车间”3台设备日可消化7000公斤中药材的切片和烘干加工,直供山东、广东等地企业。这个合作社每年代加工当地种植户600多亩柴胡、黄芩等中药材,“共享车间”年季节用工150多人次,长期用工十余人。

“我们准备投资购买药材分拣分色设备,进一步提高加工附加值。只有精细加工的产品才能占领更多的市场,才能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对于未来中药材的发展,段玉华一班人充满信心。

在种植、加工、销售上,万荣县各专业合作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万荣县改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药材样品展厅、仓储库、客商接待室、晾晒场等一应俱全。2019年加工销售药材8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

万荣县西村乡龙行村是2017年脱贫村。全村1110亩耕地,种植黄芩药材占到50%以上。该村旭茂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精准施策”方针,在充分研究市场消费需求的基础上,推出了黄芩药茶产品。

西村乡中药材产业园于2019年建设。该园融中药材科技创新、药材展示、中医药知识科普、种植技术培训、仓储功能等为一体,两个车间分别为药材粗加工车间和药茶加工车间,既延伸产业链,又提高药材经济效益。园区建有柴胡、黄芩、板蓝连片种植三大基地。

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道地的中药资源,拥有中药材和茶药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空间大,产业发展前景好。万荣县积极挖掘资源优势,加强产学研协同,谋划做优品牌,持续在中药材和药茶品质提升、市场推广上发力,打造山西药茶、运城特品、万荣道地精品。

“后土地”结出“增收果”

38岁的宋鸿熙敢想敢干,是万河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在解店镇南张户村投资建起10亩大的中药材购销、加工基地,去年营业额达到2000万元,今年上半年已帮种植户销售千万元药材,服务区域涉及两个乡镇12个村。

近年来,万荣县紧扣中药材发展工作思路,围绕品种、品质、品牌,瞄准产业前沿方向,邀请专家团队,推动中药材和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从技术、土地、税收、融资、品牌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产业在种植、加工、包装、仓储、物流、品牌、销售等方面的全产业链发展。

万荣县年中药材产量达4.2万吨,全县生产的中药材80%由山西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朗致药业有限公司等当地企业收购并加工,其余则通过本地合作社或药材经纪人收购,发往河北、安徽、东北等地。

西村乡处在稷王山,是道地柴胡野生变家种的发祥地,药材种植面积占全乡耕地面积70%以上,种植户以此脱贫增收。该乡有中药材加工户80余户、药材经纪人300多人。依托这些经营主体,西村乡的药材种植不断标准化、规模化,形成了明显的品牌优势,药材产量和价格均实现了稳中有升,农户收入水平逐年提升。

近年来,万荣县不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推出了一系列规划,精心呵护中药材的健康和持续发展。该县积极推广肥水一体化、作物植保、以地养地、轮作倒茬等办法,改善了土壤,提高有机质的含量,保证了道地药材良性循环发展;持之以恒推广先进生产技术,逐年加大种植面积。同时,整合现有中药材物流体系,建设中药材流通产业基地和专业市场。该县积极建设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推进“互联网+”在中药材市场建设中的应用,现货交易和网络交易并举。建立中药材价格指数发布平台,为种植户、经纪人、客商搭建市场“窗口”,建立道地药材监控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可追溯查询的信息平台。

万荣县不断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药企前来落户,解决种植户后顾之忧,为建设10万亩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做好保障。该县不断加强优质药茶原料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加大对药茶企业的支持力度,筹备建设药茶原材料、烘焙、加工、检测、仓储、销售一体化的现代药茶产业园。支持中药材种植企业和合作社开展新品种的引种、繁育等工作,企业和合作社进行中药材无害化种植、病虫害生态防控以及加工方面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的引进、示范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中药材分选、烘干、加工、包装等配套设施的改造。

在继承中创新,在传承中创造,万荣县中药材在新时代发展中,绽放出了新的光彩。中药材这朵产业之花,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支撑、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新载体。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