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汇聚爱的江海

——运城市盐湖区第一时间志愿者协会成长记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6-09

记者 苏黎原 实习生 贠廉心怡

张昌勤投身公益至今已有6个年头,再有半年就会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如今是一位全职志愿者。每年一次的爱心送考活动,今年6月高考期间“涛声依旧”。自今年起,盐湖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爱心小屋里,盐湖区人民医院退休医师张飞钦、现代妇科医院在职医师雷宝云等,每周都会在这里义诊。

对困难群体的爱,他们曾受质疑、曾受冷落,也曾被大力表扬。失意时,他们垂头丧气,得意时,也踌躇满志。在党的组织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运城市盐湖区第一时间志愿者协会“历经风雨见彩虹”,在志愿帮扶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1600多天早餐

1600多个“爱”


爱心早餐

张昌勤实施的“爱心早餐”项目,被中宣部评选为全国“四个一百”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如今已坚持了1600多天,名满运城。

在这座城市的早晨,周一在体育公园的门口,周二在黄河世纪广场的门口,周三在盐湖区政务服务大厅附近,周四在人民公园门口,周五在南风广场……总有一群志愿者一日不拉地为环卫工提供热乎乎的早餐。你好,请坐,谢谢,慢走……在短短数十分钟内,送饭点里充满了爱。

“那是2016年11月的一个早晨,天已经有点冷了。我碰到一个环卫工,一手拿着一个馒头,一手捏着一瓶水,都冷冰冰的,他吃一口、喝一口,毫不在意。我问他‘凉吗?’他说‘就当吃冷饮,凉啥?’几乎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做出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决定,为他们提供‘爱心早餐’!”张昌勤深情地回顾发起“爱心早餐”的初衷。

“因为在此前一年,我们刚成立了运城市盐湖区第一时间志愿者协会,我出任会长,急需要好的爱心项目来支撑这个组织。‘钱从哪来、谁来买菜、谁来做饭、谁来送饭?’结果,当我把这一想法告诉协会的其他志愿者后,大家提出了一系列实际困难。”

故事似乎要大转折了!但是,面对困难,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张昌勤和大伙决定克服困难,先把当年冬季的爱心早餐实施后再说。

他们说干就干,以爱心人士的6000元捐款为初始资金,开始每天早晨给环卫工人送早餐。煮鸡蛋、热馒头、小米粥,凉调茴子白、热炒土豆丝……饭菜谈不上高档,但冒着热气,还管饱吃。最初的定量是每天30份到40份“爱心早餐”。

一两个月后,他们没有收到预期的福报,反而听到不少闲言碎语。“肯定是有人出钱让他们干的,不然他们哪有这么好心自掏腰包?”

他们决定为自己正名,开始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平台上大力宣传自己的爱心,每天早晨发放“爱心早餐”时也张大嘴巴主动发声、开展正面宣传。

人心都是肉长的,谣言止于智者。不久,他们的爱心终于得到广大群众的承认,称赞的人越来越多,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

怎么把更多爱心人士组织起来,把“爱心早餐”项目坚持做下去?他们建立了微信群,组织大家“日行一善”,以“红包”的形式捐款。确定专人分时段收取“红包”,每天进行小结。2021年5月27日,微信群收到“红包”194.58元。4年多来,微信群共收到“红包”60多万元。没有出现一分钱的差错。市民李刚每天在微信群里发“红包”13.14元,坚持了3年多。还有人在自己或直系亲属过生日、结婚周年的重要纪念日承包当日所有费用。

有了钱也要组织好人力物力。他们在微信群里发布第二天“爱心早餐”工作计划,由大家根据自己的空闲时段主动接龙填上自己的名字,在约定时段和地点奉献爱心。比如,早上4时40分,第一拨大约3人赶到条山街驻地做早饭,做完各自回家;第二拨8到10人,负责在早上6时20分之前赶到固定的发放地点,并组织环卫工人有序就餐;一名专人负责开面包车送饭,两名专人负责每周买菜;另外一拨3人负责早上7时30分赶到条山街驻地清洗餐具。

这个计划被严密执行了4年多,爱心资金依然十分充足,人力资源也完全有保障。

这期间的每一天,在凤凰之城的清晨,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忙碌的身影。每天早上受益的环卫工人现在已经增长到160余人。

帮你

是我们的至高追求


爱心送考

每个人都有一个“武侠梦”。张昌勤的“武侠梦”,最后演化成了扶危济困的志愿者精神,他将此作为人生的至高追求。而这一点,也是党组织决定吸收他入党的重要原因。

“给钱、给物当然痛快,但要从内心深处真正改变弱势群体,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张昌勤的“武侠梦”里没有手执长剑飞来飞去,有的是一日三餐、柴米油盐式的日常烦恼。

盐湖区有一个低保户吴某某,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人——父亲受直肠癌折磨十多年,母亲2015年起因脑出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他本人和媳妇运货遇车祸双双受伤,他出院后留下跛足的毛病,媳妇出院后与他离婚,把当时5岁的孩子留给了他。

累加的不幸让吴某某的心灵受到沉重打击。他什么也不做,整天待在家里喝酒。没钱,只能买最便宜的酒,借酒消愁愁更愁。父亲看他这么不争气,一见到他喝酒就掀翻他的桌子,父子俩怒目而视,一时间刀光剑影。

爱心义诊

接到热心人希望他帮扶吴某某的要求后,张昌勤立即赶到吴某某家里问寒问暖、了解情况,越问心越寒,越接触越发愁。最初,张昌勤和协会的同事们把吴某某接到城里,捐了部旧手机和一辆旧电动车,腾了一间房,让他吃住在协会的基地,就开始帮他找工作。可这个吴某某真是干啥啥不成啊,连干了七八份工作,都以无法坚持下去而失败。

到了2020年,大伙终于帮他找了份快递工作,让他暂时稳定下来。张昌勤也偶尔开着车帮他送送快递。但终因脚有残疾,吴某某还是放弃了快递员的差使。

一次无意间,张昌勤发现吴某某会包饺子,就安排他专门给环卫工人包饺子,稍带再贩点水果。

4月份,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较为严重的季节里,吴某某的父亲因脑瘤不幸去世。临走前不久,他拉着前来看望的张昌勤的手说:“要不是你,我儿就废了。下辈子,我一定报答你。”

万荣的贾某某,夏县的张某某……这几年,志愿者服务协会一共帮扶弱势群众523户。同时,他们还培养了八九名专业社工,让帮扶行动更加科学有效。

六大工程

建设坚强堡垒


爱心讲座

2018年9月,协会党支部成立了。在随意性和松散性很强的志愿者服务协会中,党的领导作用如何发挥,党支部实施了六大工程:

——党员品牌工程。在志愿服务小队中设立党员示范岗,配备党员作为骨干力量,党员到岗后亮出身份挂牌服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强化党组织内部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打造党建引领团建推动志愿服务发展,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坚强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

——党员民心工程。以“爱心早餐”为平台,吸引86个爱心单位、企业、商家,38个党支部,近2万名学生参与进来。截至2021年6月6日,项目已运行1666天,累计服务环卫工人161790人次,参与志愿者30735人次,服务时长达142224.5小时。

——党员助老工程。在每年的母亲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党员志愿者下农村、进社区,为老人带去节目礼物,与老人共度佳节,缓解其孤独感、寂寞感。为老人提供义诊、理发、包饺子等生活服务,开展表演文艺节目、陪老人聊天、心理咨询等心理服务;开展“让爱回家,黄手环发放”项目,帮助300余位走失老人找到了回家的路。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99场,服务老人10万余人次。

——党员育英工程。长期关注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孤儿、留守儿童、特殊儿童(智障、残疾),由党员志愿者和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和上学困难,给予他们亲情陪伴和心灵抚慰。

——党员先锋工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立即成立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岗,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居家隔离人员采购物资、高铁站、火车站等城市出入口测温登记、为一线社区工作人员免费提供爱心午餐等多项志愿服务,累计参与志愿者7678人次,志愿服务时长39379.5小时,服务对象450432人次。

——党员创新工程。以区第一时间志愿者协会为母体,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志愿服务队伍孵化工作。已经正式孵化出南风百货志愿服务队、爱尔眼科志愿服务队、映山红艺术团志愿服务队、滴滴代驾志愿服务队等19支志愿服务队。多家机关团体党组织也积极参与第一时间志愿服务队伍,共同绘制河东大地上那一道亮丽的风景。

采访札记:“‘叔叔阿姨好,放开吃。’‘谢谢。’我们一直担心这些年轻人不是真心对待环卫工人,有一次就偷偷跑到‘爱心早餐’发放现场察看。看到孩子们对待环卫工彬彬有礼,我们深深地感到什么叫发出一束光、温暖一座城。”这是市委组织部、市非公工委在暗访中发现的情况。

其实,这也正是普通人对爱心活动的疑虑。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打着爱的旗号,行着商业行为的爱心活动并不鲜见。

纯粹地献爱心真的没有吗?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倡导和引领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有如星星之火,已呈燎原之势。

志愿服务,不比谁的官大,也不比谁的钱多,比的是我帮助你而不求回报。

志愿服务1天,可能是“心血来潮”;志愿服务10天,可能是形式大于内容;志愿服务1600多天,那是真的想把爱心献给你。

运城是关公故里,自古传承弘扬“忠义仁勇”关公精神。志愿服务精神与其一脉相承。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爱,我们党组织的职责和使命,就是把爱的涓滴之水汇成江海,锻造社会良好风尚的洪流。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